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各项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管理理念导入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知识"承载者"——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然而,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一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难题,知识型员工较强的创造性、独立性与权利边界意识,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管理难度。文章从导入快乐管理理念出发,探讨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新模式,提升管理层与知识型员工两者乃至整个企业的快乐指数,协调工作与生活的步伐,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构建一个快乐管理的企业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如何激励和管理知识型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做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管理工作,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将重心转向如何激励和管理知识型员工。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企业竞争中关键、敏感的管理问题,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描述了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分析了企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柯健 《科学决策》2006,(12):49-50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竞争的重点越来越集中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上,而经营活动中各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因此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优劣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R&D(Research&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企业中,与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两类人员是研发人员和设计人员,我们称之为知识员工(Knowledge Worker),他们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其具有的人力资本构成了R&D企业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并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R&D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层次概念模型构想,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层次概念模型构想,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知识型员工培训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当今以及未来时代竞争的焦点.我国企业应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使之积极学习新知识,并有效应用知识进行创新.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培训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转变对培训的认识,建立培训制度;在培训方法选择上,要以激发学员兴趣为原则;做好知识型员工的培训跟踪工作;注意防范知识型员工培训后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知识型员工也逐渐成为企业优势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从发掘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入手,研究其本质属性、能力范畴及发展需求等方面,并分析了管理好知识型员工、发挥其能动性在企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探讨了企业管理中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当做出的一些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10.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为企业的飞速腾飞而服务.德国企业在全世界的发展壮大显示了能本管理的优异性,然而面对中德合资企业,面对文化和国民性格截然不同的中德知识型员工,能本管理理念的应用又要寻求创新--伦理化的能本管理.伦理化的能本管理是适合中德企业发展的,它通过分析中德知识型员工所具备的特征和需要而来,设计一条适合于员工的激励方案,强调"情治"与"法治"的结合,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张旭梅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38-40,7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及其所拥有的知识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源泉。文章针对目前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流动性大,企业内部岗位知识分散且极易随知识型员工岗住变动而流失的问题,从岗位知识分析入手,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岗位知识库,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知识库管理制度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未来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需要,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如何管理与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各高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与激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承载者、所有者,是企业创新的主体。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开发与管理知识型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创造巨额利润的核心手段。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家族靠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用了近百年的时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用了50年,而电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因此,对知识型员工流动进行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发展》2009,(4):126-127
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人们重新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一领域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三角”。即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设计和知识工作系统,这三者成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对象。本文分析“知识型员工”自身特征,认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为:管理者要学会对知识型员工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重视员工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创建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使知识型员工随着企业一同成长、发展,达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林剑 《科技和产业》2011,11(9):42-45
在一个崇尚知识的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极限竞争已经不仅取决于优质的产品和个性的服务,最重要的是依赖企业的人力资本。知识型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承载者,自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针对知识型员工特征进行有别于普通员工的管理,是我们探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价值驱动力,知识的重要性决定了拥有知识的人的重要性。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在企业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构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和特征、知识获取方式、工作绩效的界定及吸收能力,分析了知识获取方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对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通过研究发现:正式人际交往对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非正式人际交往对关联绩效有正向影响;编码信息分享对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吸收能力对员工知识获取方式和工作绩效有调节作用。因此建议企业,应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改进组织学习方式和机制;为知识型员工创设不同的知识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员工的知识资本,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让员工与企业拥有共同的目标.实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是每一个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外机构的研究成果、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的开放体系下,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由于自身优势及特征呈现离职加速的趋势,而且知识型员工离职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其给予一定的关注.文章正是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离职成本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强调知识型离职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企业可以用来进行知识型离职员工管理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