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丹红 《致富时代》2011,(7):134-134
现代企业的发展、生存、以及创收更多的效益,需要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做保证。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已逐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现代企业的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和企业的信誉经济划等号。目前,企业仍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载体,因此企业信誉程度的高低,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衡量指标,信誉得不到保证致使企业信誉危机的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也将势必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要让企业公民成为一项系统的、可持续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公益活动同企业资源的相关性和匹配度,也就是说,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来做公益。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和保健品公司之一,惠氏(Wyeth)持续展开了多样的企业公民项目,但均紧紧围绕着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无论产品捐赠还是社区活动,大都在妇女、婴幼儿的健康和教育领域进行。  相似文献   

3.
郭广昌 《浙商》2013,(15):19-19
作为一个投资人,作为复星这样一个投资企业,我不想说,有一个投资是未经我同意做的。我觉得一个投资企业的基因,和一个制造企业的基因是不一样的.复星为什么一开始就是一个投资型的企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什么都做不来,只能做投资。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复星可以说是一个三无企业,一无资金、二无人才、三无技术,像这样又想创业,那怎么办呢,只有不断尝试,在尝试的过程当中,有两个比较成功:一个是学着帮别人去卖楼盘、还有一个是帮人家做诊断试刺销售。这两个尝试的成功,发展下去就成为我们现在的复星医药和房地产业务。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财富,是人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苦苦追求的理想境界。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建成具有弹性适应市场的能力,各方面利益得到协调、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企业,是企业的崇高追求,也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国内企业构建和谐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在这方面,国内不少企业把握机遇,勇挑重担,敢拼会赢,努力创建内外协调、健康发展的和谐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将他们的实践撷录于后,冀希望能给我们的其他企业在乘势而上,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将企业做强、做大、做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荣海 《中国工商》2002,(8):49-49
作为崛起于中国西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西安海星集团顺应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体现时代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海星做大做强的动力,使海星与时俱进,持续发展,走向强大。  相似文献   

6.
《工商行政管理》2014,(1):48-48
我们嘉兴市工商局2013年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做了一次广泛的调查摸底。重点选择高新科技企业、外贸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有针对性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共调查企业1500余家,发放问卷6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562份。  相似文献   

7.
崔征 《WTO经济导刊》2007,(1):115-117
2006年3月,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发起“欧洲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的倡仪,作为欧盟进一步实践“欧洲:做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杆”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盟是开放的、由企业主导的,对所有的欧洲企业开放,旨在促进和鼓励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为大公司、中小型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主动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政治支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宋岳江 《浙商》2012,(22):122-122
浙商做企业做事讲究诚信、服务、创新和高端。陈明作为浙商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富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把浙商的特点体现在自己的企业和事业上,坚持诚信做人、做企业,致力于打造高端和差异化的环保企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乳饮料的产业带.很遗憾我们无法用“崛起”这个词来做标题.但是作为乳饮企业的重要集散地.冀鲁豫地区是不容忽视的。近几年,外来品牌如娃哈哈、蒙牛、伊利等逐渐进入冀鲁豫市场,欲挤压企业,抢占份额,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大批的本土企业依然生机勃勃、见缝插针地生存着,甚至于竞争的势头愈发猛烈,反过来给大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宋岳江 《浙商》2012,(6):122-122
傅建波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要有使命感,不只是做慈善、公益等活动,更要为中国企业的世界形象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产地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跟不上,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应加强内控建设,防范风险,将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陈凝 《财经界(学术)》2013,(35):122-123
经济发展越深入,企业规模越大,对管理的要求越高,任何一个致力于做大做强的企业都需在管理的高度、广度、深度上做足文章。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三者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者之间一环扣一环存在有机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三者不能有机结合,就变成了徒有其表的摆设,对企业生存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那么就需要我们明确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影响因素,尽可能将三者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管理的角度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合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易定友 《商》2013,(16):56-57
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永恒追求的目标和主题,现实中,员工队伍素质对企业科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把胜任力模型这一概念和工具引入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切实摆在突出位置。本文认为:基于耍面对愈采愈激烈的竞争,通过引入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为企业发展获得竞争优势提供软实力保障。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实例分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建设,提出人才甄选及人才培训与开发管理的措施,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等人力资源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飞 《市场周刊》2004,(7):64-64,7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企业在高位运行中寻求高品味,谋求发展,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主力军亦如此。煤炭企业的做大做强涉及到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建设高产高效煤炭企业要把塑造精英团队精神,培养优秀员工,创造管理名牌,推进规模发展,追求企业效益,凝聚优秀人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针。  相似文献   

15.
汤敏 《财经界(学术)》2014,(23):189-190
内部控制既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企业治理规则的重要体现。作为电力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发电企业,其规模较大,业务复杂,影响行业较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各个基本面,其治理水平、内控完善程度、风险控制理念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内外环境随时发生着变化,且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等模式具有较大区别,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完善内控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结合国家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作为企业来说,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含量,把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或许特保案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即企业该思考如何从做产品到做品牌转换了。  相似文献   

17.
胥馨 《浙商》2009,(24):69-70
“中国的很多企业和国外的比起来,现在还是把环保、低碳作为做‘样子工程’,搞过场,没有把它认真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考虑。企业要考虑的是,低碳的道路要不要走?为什么走?”  相似文献   

18.
刘小兵 《现代商业》2007,(1S):60-61
商业流通企业的“块头”正在快速增大。在企业自身借助各种手段快速“增肥”的同时,兼并别的企业也成为普遍采用的快速生长模式。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流通领域的“兼并重组”之年。包括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百思买兼并五星,国美兼并永乐,王府井全额收购长安商场,物美兼并美廉美和新华百货等大规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有40多项。企业兼并重组的动机是想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益,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是,如果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作为“神经系统”的企业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整合,规模优势就很难形成和发挥出来。我认为“五个一”是规模化企业信息化的最好选择。所谓“五个一”是指:一个机房、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和一个IT小组。  相似文献   

19.
苏清 《新财富》2007,(9):55-58
做百年品牌,无疑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作为中国家电连锁的领导企业,苏宁电器也不例外。在其企业基本法中,“做百年苏宁,国家企业员工利益共享”赫然在列。但身在中国,长寿型的企业却并不多,做百年企业更多地成为了企业空洞的口号,在亚洲品牌前十强中,只有海尔能占得一席,而日韩的三星、LG、佳能、松下、索尼等却占据了多数席位。同为东亚近邻,中国的品牌究竟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魏林 《市场周刊》2006,(12):38-38
国内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之后,跨国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使本士物流企业备感压力,而对于国有物流企业来讲,这是做大做强的一个良好机遇,因此这些企业纷纷寻求战略突破以实现快速发展。而国际化作为积极防御的手段和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成为了具备一定实力企业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