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邱伟 《资本市场》2006,(6):62-63
<正>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凡事莫不若此。十年前,海外上市还是件极“时髦”的事,因为又能当政绩又能拿钱;十年后,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却公开在两会质疑,“国企海外上市是不是造成了资产流失”,并搬出了600亿美元流失量的庞大数字。其实,资产流失这笔账是很难算清的,尽管当初IPO的低市盈率确实非常低,但这和香港市场的狭小有关,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整体绩效低下,急需要大笔资金和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中新股发行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存在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说明IPO定价偏低于市场价值,定价机制出现问题.本文希望能通过探索我国股市的定价机制,来追溯IPO抑价原因.通过Kruskal-Wallis的非参数校验方式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检验,发现导致我国IPO抑价水平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我国股市的投机气氛,并在本文最后针对该现象提出了降低IPO抑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做空“中概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坤 《新经济导刊》2012,(Z1):128-131
上市的潮起潮落,浑水的可乘之机随着优酷、奇虎360、人人网等陆续上市,古永锵、周鸿、陈一舟等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人,终于聚齐在美国资本市场。在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看来,从2010年延续到2011年上半年的IPO潮解决了"一些老大难公司、成立十几年的老公司上市"的问题。然而,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却隐约感到,这却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问题。"这次感觉中国互联网真的可能要出事了,浑水摸鱼的有点多了!"  相似文献   

4.
宋爽劲 《新经济》2013,(15):32-33
在安溪铁观音、华祥苑等福建茶企相继退出IPO后,八马茶业却出乎意外地完成了首轮私募股权融资。不过,对于仍执着于IPO的八马茶业而言,前景却未必光明。与其选择在国内排队等候IPO上市,八马茶业不如转向其他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安溪铁观音、华祥苑相继梦碎IPO后,八马茶叶成为福建茶业资本化的最后希望。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国内股票主板市场恢复融资功能以来,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融资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证券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的高溢价发行问题更是令人关注.本文的研究发现,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IPO定价不仅远远高于其在H股的发行价格,甚至出现了高于回归前一段时间H股市场平均价格的特殊现象,这些企业在回归过程中为什么能进行如此之高的溢价?这种过高的溢价又会引发哪些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分析了海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定价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以及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201 2年下半年首只IPO的中概股破冰而出.11月底,YY母公司欢聚时代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现在敢上市就是好汉."YY母公司欢聚时代CEO李学凌在美国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后这样说. 2011年以来,赴美上市中资企业数量急剧萎缩.2012年上半年,仅有唯品会一家中国企业赴纽交所上市.较之唯品会遭遇到的"倒春寒",欢聚时代的表现可以用超预期来形容.  相似文献   

7.
时至2007年,传媒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先有粤传媒IPO登陆中小板,后有辽宁出版传媒欲打包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上市、湖北日报集团借路国药科技签订《资产重组意向书》……资本市场的牛市走势正吸引传媒企业竞相加入上市序列,并成为资本市场新军。  相似文献   

8.
区别于国内以股票价格为对象揭示IPO股票特征的研究,文章以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IPO股票上市初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IPO交易研究是目前IPO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文章利用沪深股市2002年IPO股票的账户交易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中国IPO股票上市首日的高成交量与高换手率由投资者逐利行为造成;在上市后3日的交易中,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限制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等原因,对股票收益的判断能力明显弱于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中被机构投资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9.
市场分割是造成同一商品两个市场上价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种分割因素的存在,我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处于部分分割状态,表现为在两地上市的同一公司的股票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市场分割理论,从信息不对称假说、流动性差异假说等观点,对H股的折价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揭示造成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差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盂超 《经济视角》2011,(12):55-56,98
本研究针对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的股票的短期折价现象和长期表现进行考察。在用数据表明IPO折价现象确实存在后,我们发现影响IPO折价的显著因素有签署招股书、正式发行日期之间的差值(正相关关系)和发行的股票交易所所在地。长期来看,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的销售增长表现不及同行业其它公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02,(5):54-59
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H股、N股等)同时,也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发行A股上市。这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时首次公开发行价格(IPO)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对25家同时发行H股和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后发现,IPO价差与不同市场的发行机制有关,与上市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发行H股当年的H股市场年度指数收益率以及境内外发行上市的时间间隔对IPO价差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境内外发行时间间隔变长,IPO价差受发行H股当年的香港股市行情影响逐渐减弱。IPO价差受H股发行数量以及A股发行数量影响较不明显,发行A股时的企业盈利能力、发行H股当年的盈利能力对IPO价差影响也不显著。我们就境外上市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爽劲 《新经济》2015,(3):68-69
在IPO排队大军中,横店控股旗下重要控股子公司得邦照明赫然在列。其上市融资目的是为了扩大LED照明类产品的产能。若得邦照明此次能够成功上市,那么"横店系"将再次壮大,手握四家A股上市公司。得邦照明上市在即,"横店系"或将再添一员猛将。在多家照明企业仍在IPO排队大军中苦苦等候时,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得邦照明")也迫不及待地加入进来。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3.
张俊玲 《资本市场》2011,(11):88-91
<正>2010年7月19日,盛桥资本持有的友阿股份(002277.SZ)限售股份解禁上市,标志着A股IPO重启两年后,PE开始迎来密集解禁收获期,其投资也开始逐步变现退出。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分析显示,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2011年8月,A股市场上共有134  相似文献   

14.
A+H股交叉上市后公司业绩走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所有A+H股交叉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验证研究交叉上市后公司业绩的走势,研究结论为:A+H股交叉上市的公司业绩只在上市后两年显著高于单纯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其后没有显著区别;对公司自身而言,业绩仅在上市当年比上市前年有显著提升,再之后的几年较上市前都没有显著变化。说明A+H股交叉上市给公司带来的仅仅是短期的业绩提升,A+H股交叉上市的公司其业绩表现为先强后弱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境外上市企业国内IPO融资机制及其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上市企业返回国内融资已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国内IPO上市的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对交叉上市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刻划和描述,进而考察了国内和境外相关证券市场双重监管制度和标准的差异。最后提出促进境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的机制设计原则,监管准则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分拆上市和单独境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是兼顾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实选择。本文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央企业先H股后A股、A股+H股同步和先A股后H股三种整体上市路径以及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三种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路径都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同时,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对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程庆生 《经济论坛》2008,(6):122-124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0618)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开创了境内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集资上市的先河.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共有146家中国大陆企业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了H股,其中又有51家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成为A、H股双重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8.
股事提示     
《经济月刊》2001,(12):59-60
股市新数据;上半年国际证券投资出现逆差;企业从股市筹资额剧减;国有股减持暂停;2004年外企可投资内地证券公司;外企可在境内发行A、B股;15家外企将申请在深沪上市;外企在沪深上市将分三阶段;外企上市有六个条件;B股交易将实施新规则;上证所规范独立董事信息披露;独立董事正式上岗基金公司;证券市场的审计评估将实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谢长艳 《经济》2012,(6):107-108
虽然神州租车为赴美上市做了不少妥协,但最终仍因认购率不足,致上市熄火。神州租车的遭遇不是个案,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已上市的公司,日子也不好过,被国外投资者集体做空,股价大幅下挫。今年3月,在纳斯达克成功IPO的唯品会,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 B 股市场,自成立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8年的实践没有让我们看到预期的结果,也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令人兴奋的预期。在一级市场,B 股的发行市盈率为5~6倍,仅为 A 股发行市盈率的三分之一。在二级市场,沪深107家 B 股上市公司中,至1999年4月底,90%的股票股价跌破净资产值,有63家跌破面值,平均市盈率不到9倍;去年上市的 B 股大冷和武锅均于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相对于A 股市场而言,B 股市场的现状是低迷的。B 股的出路何在呢?笔者认为,由上市公司对 B 股进行回购,应该是—条比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