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本刊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报告指出,中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预计将在2013年左右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各种发展资源快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提升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和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山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3.
媒体关注     
《经营者》2007,(6):14-14
<正>2006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是7.36%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高速运行,10.7%的增长率扣除过度投资转换形成的GDP后,实际增长率是7.3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在强大的工业经济、开放结构、政策治驱动、投资驱动下形成的,距离“好的增长”——经济增长与消费增长同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同步、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改善同步四个标准存在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5.
城市工业布局演变探讨——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工业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近几年来.大城市圈的逐步形成与工业的园区化成为城市工业布局最鲜明的特征。随着带有新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创意经济特色的新型都市工业的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形成新的互动机制。上海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它的工业布局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城市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向,以上海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1978-2011年间中国FDI、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是FDI的原因,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但在长期中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和发展潜力,保护城市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旨在探讨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城市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以江苏省地级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加大.论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试图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10.
靳文国 《科技与企业》2014,(11):161-161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来往日益密切,各国的工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传统的能源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世界各行各业的能源需求,世界各国开始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给与了高度重视,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开发海洋油气资源。随着发达国家海洋勘探技术与装备的日益成熟,海洋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范围和水深的不断扩大,墨西哥湾、巴西等石油丰富的海域将引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5—2012年中国287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资源依赖程度、政府透明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支撑了如下结论:资源依赖降低了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政府透明度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政府透明度是“资源诅咒”问题的重要传导机制。对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地区,应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地方政府提高与资源相关收入的透明度,以提高中国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晓 《中外管理》2011,(6):20-20
与海外起劲唱衰中国经济不同,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推进中国可持续的内需增长,必将引起中国产业结果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城市化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这一作用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土地出让金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昕 《城市问题》2011,(11):16-21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国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得土地资本化成为可能,而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资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衡量土地资源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切入点。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地出让金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进行了数据分析,探讨了土地出让金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变化规律,认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出让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逐渐减弱。这一结论为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2009,(11)
【编者按】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著名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斯特恩报告》研究团队负责人,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行长。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与政府学科教授、亚洲研究中心印度观察室负责人。2009年9月。斯特恩勋爵在人民大学发表《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全球行动:中国、哥本哈根和第12个五年计划》演讲。本刊节选了其中有关于中国低碳经济的部分。斯特恩勋爵认为,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工业繁荣发展、出口不断增加,以及持续推进的城市化,无可避免地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中国要在所有的公民中推动低碳繁荣,所面临的挑战是,让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脱钩。报告肯定了中国在为减少碳排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并相应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地区都面临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  相似文献   

18.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加剧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峰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城市化与工业化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城市化京城中积压了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全球背景下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入手,分析世界现阶段城市化的发展程度,进一步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优势资源禀赋变迁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优势资源禀赋有效性的发挥,该理论能够解释经济增长发生的条件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资源禀赋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经济体应该随着优势资源禀赋的变化而调整促进优势资源禀赋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解决原有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创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Arrow(1962)与Romer(1986)的“干中学”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包含环境因素的资源纳入生产函数,讨论资源利用与人均消费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模型的稳定增长解,以及在考虑了资源消耗的负效用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