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与普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的中国问题不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问题;今天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而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性文化.然而今天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性和普遍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李伟 《中小企业科技》2007,(11X):252-253
今天的中国问题不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问题;今天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而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性文化。然而今天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性和普遍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树立起对于中国文化及其支撑的文明秩序的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是因为有一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自信.他们认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未来,指示中国文化的方向.他们是福山的"文明终结论"的信奉者,只对西方文化有信心.他们认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如此强势,在这种强势文化面前,中国文化难有自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是高职学校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 教学特点和学生群体状况的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高职院校承担起"建设中华优化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发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文化动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 《财会月刊》2004,(9):58-59
一、日本的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日本文化在世界文化区域概念上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广义上泛指欧洲以东的文化,狭义上是指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日本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的输人运动,尤其是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批量"引进到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又提出"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这样西方文化又融会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构成了人们现在所称谓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6.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然而,当前各种文化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复杂性、无屏障性等特点致使部分青年文化自信缺失,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要加强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繁衍生息,在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同时又在不同时代的人们身上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一、传统文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经济正逐步迈向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全面地与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接轨。由此带来的种种冲击,特别是对我们固有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突出优势,是中国最深层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唯一连绵不断的有5,000年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中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创造美好的文化家园.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外来文化流入中国.而面对这席卷而来的文化冲击时,部分当代大学生选择了接受,更是崇...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世界的自然标志,是大自然信息的传递最分明的信号.世界冈色彩而美丽和生机勃勃.色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它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红色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偏爱之色,而这种偏爱却是受几千年来中国先民对于自然的主观意识而产生的巫术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总是"受到特定社会中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并且"管理越是能够运用社会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就越能够取得成就".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独特的管理文化,构成不同于西方管理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准确把握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本特点,才能继承和弘扬传统管理文化的精华,推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自从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在八十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就兴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研究热.虽然这种热潮因为某种原因而冷淡了一阵,但今天仍热潮“汹涌”,有关出版物不断涌现,研讨会、研讨班接连举办.然而,有识之士认识到,这股热潮仅浮泛于表面,没有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尚没有在中国结成“正果”,企业界亦觉得它可有可无.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没有把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与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企业文化中国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因此,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必须也应当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一、中西传统管理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文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概括地讲,中国人是以情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西方则是以理智的眼光看待世界,这种差异表现在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领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的入世,如何成功借鉴西方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是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对改善我国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一种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深刻领会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对于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潘岳 《国土经济》2008,(1):54-59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民 《质量跟踪》2003,14(12):83-84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它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继承和发扬其积极成果,摈弃其惰性和糟粕.结合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实际,吸纳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对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中的创造精神与儒家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昱 《企业研究》2005,(2):60-61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数量,尤其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几乎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实力,大企业大集团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支柱和经济实力的象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大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础,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大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建构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对建立自中国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进行了重点的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70年代以来,以儒家伦理为传统文化的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更是突飞猛进。于是有人提出,是儒家伦理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东亚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坚持儒家文化的同时,还有机融合了西方企业的科学创造精神,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涉及该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强调同一性.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着重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乃至世界企业的资本构成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导致企业文化的相互沟通与融合。在世界企业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国的企业文化会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未来的企业将逐步从追求利润转向追求社会服务,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将赋予企业更多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常雁 《活力》2009,(18)
中西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民族异质,通过文化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面对当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在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多元共存的整合原则,力求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连接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