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子荣  王文飞 《经济师》2000,(4):61-61,74
随着我国加入 WTO进程的逐步加快 ,党和国家及时地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 ,列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作为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信用社 ,如何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来引导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是摆在广大农村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和认真的课题。一、农业经济结构与农村信贷结构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既有对立的一面 ,又有统一的一面。农村经济决定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五常市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通过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认为还应该明确主攻方向;加快“四化”建设;讲究工作方法;落实基本保障。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才能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合理,才能使调整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1999年 ,河北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也存在农民增收持续减缓、农业总体运行质量不高、乡镇企业新一轮增长的强劲势头尚未形成和县级财政增长乏力等一些深层次矛盾 ,对此应正确看待 ,准确把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 ,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加速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今年 ,我们要适应新阶段,明确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切实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事关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在现有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一、…  相似文献   

5.
用现代科技提升黑龙江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砚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77-178
现代科技是提升农业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是解决黑龙江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黑龙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黑龙江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润祠 《经济问题》2002,(4):31-32
加大山西省农业和农村战略结构调整力度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是推进山西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山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与加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利用、加快改造小农结合起来 ,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加大山西省农业和农村战略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是推进山西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山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与加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利用、加快改造小农结合起来,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也是富裕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和重视转变观念、实施标准化和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阶段”的内涵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党中央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适应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高度 ,而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应认清形势 ,领会精神 ,广泛动员 ,协调行动 ,打一场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战、持久战。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核心和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经济学家》2006,24(6):50-55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形成新的思路与谋略,必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处于严重滞后的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从偏向城市经济转入重点发展县域经济的时代。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是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要想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应该首先清楚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认识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深刻认识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经济实现战略调整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乡镇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小玲 《经济经纬》2004,(1):99-101
从乡镇企业发展的角度,给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可行性思路。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化的主要载体。只要加快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乡镇企业就能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4.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南宁市要发展现代农业,走出具有南宁特色的路子,就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所有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整体中,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积极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调整和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改变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孔来 《经济经纬》2007,(3):102-105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7.
浅谈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支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建立中国财政运行新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应调整支农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树兰 《现代财经》2008,28(1):16-19,28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也更显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扩大农村公共产品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应坚持城乡关系平等统一,城乡优势相融互补,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城乡发展可持续,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开创城乡联动,共赢共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静 《经济问题》2008,(5):91-93
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