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结构不合理,也会引起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可以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我们知道,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部门只有通过货币互相交换其产品,才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使再生产继续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必须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才能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需要。因此,货币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以及整个国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消费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消费者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极其精辟地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这个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虽然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角度分析资本流通,但这些原理,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对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克服忽视流通、鄙视商业的思想,推动流通体制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生产总过程或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流通是联系生产与分配、消费的纽带和桥  相似文献   

4.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组成环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的需要引导生产的发展,同时在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亦趋于合理化。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的  相似文献   

5.
莫玲娜  林天翔 《特区经济》2005,(10):309-311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决定消费”原理模型与知识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生产”原理模型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诸环节中的决定性环节,对交换、分配和消费各环节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反过来又影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组成。消费是诸环节中的末节,但是,它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离开了它,生产无从进行,生活也将不再是生活。  相似文献   

7.
所谓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机构或流通企业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以便消费者购买超过目前购买力的消费品。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居民的消费方式也要同步发生变化,由"自我积蓄型滞后消费"转变为"信用支持型提前消费",进入消费信用化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会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使社会再生产的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发达的生产信用支持下的生产力扩张速度快,落后的消费信  相似文献   

8.
丁丁 《辽宁经济》2009,(11):85-85
资金是指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社会产品的货币表现,是企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源泉,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而企业的资金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理财工作。  相似文献   

9.
完善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运行机制的设想柴晓霞,王建国商业承担着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换职能,它的内涵与职能都是由它在商品交换活动中的性质决定的。商业企业运行机制的内涵由收购、销售、调运、贮存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影响,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效益考核的基本特点及其指标体系吴建锋,翁雪琴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的有机统一,因此经济效益不能只局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必须延伸到流通过程。商业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商品流通,把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转移到消费领域,以保证进入流领域的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体制的改革,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虽然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商品市场化进程一直是持续发展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需要大企业、大集团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导力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物资、商业、粮食流通企业是商品市场的主体,为人民生活和生产服务。整个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交换、消费等几个环节构成的,其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而需求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市场的开拓需要流通企业的专业性、资源性、规模性、交易性、时间性等功能性效率。商…  相似文献   

12.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它是由生产决定的。也就是说,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改变人民的消费结构;但消费作为再生产运行机制的一环又不是被动的,它反作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结构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使再生产发生结构型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战后日本消费结构的考察,说明个  相似文献   

13.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商业网点是指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性设施。近些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网点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不但会影响着商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制约着生产也影响到消费,进而会影响着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强商业网点建设对于促进生产、搞好流通、繁荣经济、方便群众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商业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商业网占建设缺乏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网点布局不合理多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考…  相似文献   

14.
一、柳州市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原有的工业结构不适应消费转型的需求.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占广西工业的四分之一强.已经初步建立了汽车、冶金、机械、纺织、医药、日用化工、建材等30多个行业,约4000多个工业品种的工业体系.一是工业内部结构表现为以生产资料为主要特征.从生产、消费社会再生产过程看,重化工业自我配套、循环服务的比重大,特征较明显,65.08%的工业产值是为重工业内部循环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农业产业链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距离很短,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运到集市上销售给消费者就完成了生产--消费转化过程,有的农产品也仅仅需要简单的作坊式加工就可消费,农业产业链接环节很少.但在目前信息化、网络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得多种多样,传统的农业已不再胜任这种供给职责,转而由第一、二、三产业联手分工协作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农业加强与工业、商业等二三产业的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内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特区经济》2008,(3):213-215
生产、分配和消费是互相关联的环节,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掣肘环节,必须从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生产和分配环节存在着诸多制约消费、阻碍内需扩大的因素,消费环节自身也存在着限制内需的因素,必须通过各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将生产、分配和消费三者的关系理顺,才能实现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业不仅是实现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 ,而且作为生产和消费联系的纽带 ,在促进经济发展 ,城乡一体化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日益提高的需要 ,起着非凡的作用。可以说 ,商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搞活大流通 ,组建区域商业集团更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新的一轮消费需求增长所需要 ;二是建设新辽宁 ,实现辽宁现代化所必须 ;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加快了步伐 ,同时也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 ,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  相似文献   

18.
汤期庆 《上海改革》1994,(10):29-30
本文提出了国有商业主渠道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总过程中发挥商品流通作用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化协作大生产的社会中,大流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过去大一统的批发商业体系缺乏市场机制、缺之竞争机制、条条分割,社会化协作组织不发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进行,必须建立一定的物资储备。从所周知,物资储备是指物资已经制造完成,并脱离了制造自己的生产过程尚未进入再生产消费,而以各种形式停留于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一种物资形态。物资储备不仅是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同时又是市场和物价稳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应付意外情况重要措施。本文试从经常储备的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经常储备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郭琳 《新西部(上)》2009,(5):28-28,17
本文以马克思观点即生产和消费是直接同一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为研究起点.通过辩证分析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对企业生产和整个社会再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