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09,(8):87-90
桂林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市人口约76%,农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产品收人仍然占据大头,这就决定了农产品流通工作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对外贸易大幅下降,我市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生猪等受影响较大,价格大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滞销现象,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是“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全国乡镇企业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2001年全国乡镇企业个数达到2115万个,比上年增加31万个,增长了1.48%。从业人员13085万人,比上年增加266万人,增长2.1%。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产品交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全面增长。一、乡镇企业经…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是一个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经济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数量大。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5个省级贫困县。2005年底,全省农村人口2075万人,占总人口的79.2%;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67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49万人,全省贫困和低收入农民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4.3%。  相似文献   

4.
李钢 《乡镇论坛》2009,(17):24-25
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前不久召开的福建省经贸工作会议获悉,2006年,福建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1840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3280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92亿元,增长超过23%,实现工业增加值2750元,增长20%左右。全省工业企业基金效益综合指数157%,较前年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25亿元,增长9.18%。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乡镇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8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8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4-75%;实现税收6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1%;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63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35-6%。今年上半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48亿元,税收28-6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和16-42%。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省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乡镇企业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镇企业》2012,(1):17-18
会议提出,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实现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有8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2.8%。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6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0强,素有“中原粮仓”、“豫南油库”、“芝麻王国”之称。近年来,驻马店市质量技监局立足市情,按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工作方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探索以农业标准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传统农业逐步跳出粗放式经营、低水平重复的圈子,厂大农民尝到了学标准、用标准的甜头,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现状1: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个大的社会群体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据四川的一份资料表明,2004年全省有1490万农民外出务工,比上年增长740万人;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达到200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0%。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以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和谐辽宁.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32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42.3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5.2亿元.增长9.1%。  相似文献   

11.
经贸工作主要调控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实现利税增长18%、实现利润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连续四年位于全国第一。2001年,全省乡镇企业总数约有110万家,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占到全省的84%、86%、60%以上,在整个农村经济总量中占到90%以上,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82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以上,其中吸纳城乡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40多万人,每年还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5000多人就业,为国家缓解劳动力就业作出重要的贡献。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改革的深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下列几方面的问题:乡镇企业发展要搞好规划和集聚…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7,(10):10-13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村经济的繁荣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呈现新格局、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农业增长方式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模式由农业主导型向非农业主导型过渡、农业生产由家庭经营向产业化发展、农业从自给自足向外向型发展等等。辽宁农业通过长期发展与积累,凭借其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城市化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延寿县农业农村工作将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四个产业”.打造“七个链条”.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新突破,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预期发展目标是:规划实施农业农村发展项目130个,总投资30.6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18.8亿元.增长8%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2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成果,全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伴随产生不少新的问题,即部分农产品在商场上供过于求,产品无法卖出,农民资产无法变现,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增长缓慢。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依次为9%,4.6%,4.3%,3.8%,2%。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稳定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产品的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另因农业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经济统计》2009,(4):39-39
2008年,在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克服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不仅为2008年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为2009年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奠定了基础,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10,(4):30-30
2009年,通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取得了稳定发展的好形势,农村居民迎来了持续增收的好局面。2009年的农业生产形势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连续6年增产,棉油产量减增各异,肉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35477亿元,增长4.2%。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为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8,(9):41-41
上半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34.5亿元,同比增长35.3%;共开发新产品6300项,同比增长35.5%:新产品实现产值920亿元,同比增长39.4%。推进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项目400个,新增效益100亿元。全省技术市场交易额实现44.2亿元,同比增长23.8%。8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436.8亿元,增长23.7%;工业增加值370.7亿元,增长27.0%。全省高新区新增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孵化总面积达到96.6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1446家。  相似文献   

20.
我省工业经济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突出.2003—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约15.2%;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8%以上,五年来对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约为50.8%;规模以上企业现有4.8万多个,五年间增加了1.2倍。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约比2002年增长1.6倍和1.7倍;五年来累计税金约占全省累计财政总收入的40%。2006年末,工业企业单位从2002年的72万个增加到84.6万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