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燕燕 《经济评论》2007,145(3):116-121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微观治理机制其实就是一个从模糊的关系型合约不断向明晰的正式合约过渡的过程。固始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内陆农业区,今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固始县在其自然、人文与经济区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文化特征。一般而言,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相对优越的制度安排,但就具体企业来说,采取什么样的治理结构是业主的选择。固始县在其特有的文化约束下,柔性的关系型合约治理方式和模糊的契约安排是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的明显特征。以固始县为研究对象,不仅对研究内陆农区经济转型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而且可以从中透视中国渐进式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正式合约缺位下,关系型合约仍然能够维持社会经济运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关系型合约的框架下,通过一个简单的微观治理模型探讨了传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文章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主要依赖关系型合约维持社会经济的运行,而关系型合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则受经济交易规模的限制。在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交易规模较小时,关系型合约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它通过节省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关系型合约的治理成本越来越高,依赖关系型合约难以有效调动资源和促成交易,导致经济陷入停滞。文章的结论为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参考。国家如何采取政策措施以推动合约治理从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转变,将是中国能否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蓝紫文  李增泉 《财经研究》2022,48(3):139-153
文章从关系型合约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内在动因。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具有关系型交易特征。与市场型交易不同,关系型交易依靠交易各方由关系专有性投资所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来自我履约。文章分析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多倍投票权与稳定控制权可以降低关系型合约的执行成本,保障关系型合约的长期稳定执行。文章以1997-2018年33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IPO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具有越多的关系型合约,越可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人口流动率较低,或者社会资本紧密度较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在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后,关系型合约公司会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缓解双重股权结构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例如,公司会更大概率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开展更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活动,设定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上述结果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双重股权结构对保障公司关系型合约的执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双重股权结构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小微企业的"硬信息"不可获得性和企业主的自然人属性为背景,从小微企业主的道德伦理出发,运用阿马蒂亚·森的确保原则将银行面临的道德风险转化为两类企业不确定性的类型风险,并借助博弈分析模型研究关系型借贷对企业贷款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欺诈企业的存在会导致整个信贷市场的恶化;(2)在引入了银行贷款策略选择和企业声誉机制后,关系型借贷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实现了信贷合约的自我实施,并将促使"欺诈"企业向"诚信"企业演化,从而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水平。文章的博弈分析结论还得到了浙江省台州市三家"城商行"的经验数据的支持。文章将道德伦理的因素重新引入经济系统的研究中,发现关系型借贷对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会计职业道德之性质与实施:契约理论视角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奠基于受托责任网络之上,职业会计师作为受托责任信息供给链上的关键主体,其职业服务质量影响着受托责任之界定、履行和解除.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其性质是职业会计师与社会公众所"签署"的一份关于职业服务质量的隐性的公共合约,其内容是对职业会计师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交互行为方面的约定.会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实施需要在自我履行和强制履行之间取得一种恰当的平衡,前者主要包括中止交易、自我管制和声誉机制,后者主要包括独立管制、政府管制和法律责任.强制履行机制的适当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自我履行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经济中,当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不适用时,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能补充或替代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但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有时会产生排他性和价格合谋等问题.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司法力量开始培育出来.以司法力量为实施保障的正式合约执行机制降低了与新客户的交易风险,并且有利于专有投资的形成,因此能够逐渐克服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家族主义文化、“去家族化”治理改革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文化倡导重家族、重血缘的家族主义价值观。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公司治理改革和上市后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越强,家族企业在上市前越不可能实施"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即家族成员从管理岗位离职的概率越低,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下降幅度也越小。其次,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越不发达,或家族成员教育背景越差时,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去家族化"治理改革的阻碍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是家族内部的言传身教,而非社会环境的熏陶塑造了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去家族化"改革。最后,本文发现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实施得越不彻底,上市后公司绩效和收入增长率就越低。综上,本文研究结果为儒家家族主义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企业治理结构安排和控制权理论前沿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并没有过多涉及控制权问题,主要是委托人针对代理人设计最优激励合约,无形中避开了企业控制权问题。Grossman and Hart(1986)、Hart and Moore(1990)、Hart(1995)基于不完全合约的控制权安排优化问题,给出并界定了企业控制权类型及性质,开始了现代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的先河,指出正是信息不对称和正交易成本决定了合约的不完全性。合约缔约过程不可能在事前完全界定各种或然事件并制定相应对策,因此,企业治理过程中必须赋予某一当事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并指出,合约界定和执行的范围越小,剩余控制权就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郑景丽  龙勇 《经济管理》2012,(1):153-163
本文通过对深圳300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比研究了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和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选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获取非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强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而弱化关系治理机制;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同时加强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同时,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个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整体绩效的作用更大。在以获取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战略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同时强化正式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中的作用;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强化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治理中的作用,而弱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与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的联盟类似,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是,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整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个体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该注意不同联盟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关系对联盟管理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约短期化与空合约假说——基于农地租约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完全合约理论关注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不完全合约的理论基础,二是剩余控制权的产权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租约中,不仅存在着不完全合约与关系合约问题,而且合约短期化与空合约也是普遍现象.本文基于农地租约的经验证据,分析农地租约不断加剧的短期化倾向,进而阐明不完全合约演变为空合约的逻辑机理.笔者指出,空合约依赖于信任与声誉机制而实现自我履约,能够降低合约的治理成本并改善其不完全性,从而形成不完全合约—关系合约—空合约的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国际制度的形式选择——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制度化水平的三个维度,国际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可分为非正式协议、自我实施的正式协议、一般的正式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织。那么,缔约国如何在上述国际制度安排形式之间进行选择?本文尝试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模型。国家间交易成本包括国家间治理成本与国家间缔约成本两个部分。国家间治理成本随着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国家间缔约成本随着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缔约国在选择国际制度安排形式时,将在国家间治理成本与国家间缔约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作为理性的国际行为主体,缔约国在交易收益给定的情况下,将选择使国家间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国际制度安排形式。根据这一制度选择模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分别涉及问题领域敏感性、国家同质性、透明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六个假说。  相似文献   

12.
契约视角下的PPP项目承包商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帆  王孟钧 《技术经济》2010,29(6):45-48
本文从契约关系的视角研究了PPP项目承包商的治理机制问题,包括正式契约关系治理、剩余权利配置和关系契约治理,这3种治理机制分别对应着双方合作内容的不确定性程度。研究表明,正式契约适合对业主-承包商契约中确定性内容的治理,即利用明确的契约条款对双方合作关系中的行为风险或敲竹杠风险进行抑制。关系契约可以建立在事后双方可观察到的结果的基础上,适合对较不确定内容的治理。剩余权力的配置是一种弹性治理机制,适用于任何无法描述、无法判断或无法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内容,它通过对项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配置,提高承包商的主动合作性。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at how China governs its vast rural territories. The structure of rural governance relies not only on the extent and form of the state’s authority, but also on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local stakeholder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rural governance. China’s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have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into urban and rural China. The rules and order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have evolved and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cost-benefit structure of formal state governance has been amended. The appropriate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for village transformation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untry’s direct governance and the entrustment–agent system for village governance. Further, the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balances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o what extent Russia'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foreign capital could potentially kick-start the economy and generate growth.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more fundamental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which the focus on foreign economic activities serves merely as an example to reflect on pathologies of the Russian economy as a whole.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discussing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the first section and analysing crucial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roperty rights in the last, whi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is compiled for Russia as a whole and its constituent region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ore section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Russian map of high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will be shaped only by patchy growth spots, located either where the domestic market is largest or opportunities for export exist, mainly in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ommercial hubs, resource-rich and gateway territories (gravita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ing blocs). Major investment disincentives will remain as long as the existing system of taxation has not been substantially changed, property rights are not protected, land and bankruptcy legislation is not properly enforced and local authorities are not prevented form rent-seek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A decision-maker's limited attention is allocated between writingnew contracts and directing current contracts. More time spentwriting a new contract makes the contract more complete. A morecomplete contract performs better and generates higher returns.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implies two types of contracts,relational and market. A relational contract, which is directedperiodically, is optimally less complete than a market contract,which is not directed. The completeness of relational contractsdecreases with the ability to direct contracts, since changingcircumstances can be dealt with later. In addition, the completenessof relational contracts increases with the ability to writenew contracts, since more complete relational contracts aredirected less frequently and leave more time for writing newcontract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to relationalcontracts is socially efficient even though it does not maximizethe discounted expected returns of the firm.  相似文献   

16.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   总被引:113,自引:0,他引:113  
本文用不完全合约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合约的问题 ,解释了我国农产品销售合约履约率低的内在原因———合约的不完全性 ,进而论述了产生于不同原因的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不完全性 :“通常意义上的”不完全性和“注定”不完全性 ,探讨了由此适用于这两种不完全性的不同解决方案和制度安排。对前一种情况 ,可以采取市场和行政、法律的手段 ;而对于后一种情况 ,经济学和法律均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本文重点讨论了后一种合约的约因、缔约条件、履约失败和制度安排 ,并由此引出了由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对法律合约理论的进一步思考。本文还就合约双方的市场风险承担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合约双方并非因为签约就将风险完全地转移给了另一方 ,在应该免责的情况下 ,合约双方应该共同承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不完备市场的多层次治理-基于比较制度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完备市场中,交易并不会因为正式的产权保护和契约执行制度不存在或者不作为而停止,人们往往会自发地演化出一些替代性的市场治理结构来支撑市场交往、实现潜在的市场剩余。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比较制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各种替代性市场治理方式的特征和治理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新中国的经济国有化和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与国有经济存在很强的共生关系。当今中国的行政垄断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社会正式规则,它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共存,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制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契约结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流程外包(BPO)成败及绩效的高低。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揭示了BPO的契约特征及契约选择机理,认为在外包绩效不可验证的情况下,关系契约可以弥补正式契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基于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BPO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为我国企业发展BPO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We construct a dynamic model of self-enforcing insurance provision and lending to a community of borrowers who are connected by risk-sharing arrangements that are themselve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problems, as in Kocherlakota (1996). We show that an outside lender offering constant-consumption contracts can earn a higher profit if he conditions his repeated interactions with each borrower on the history of his interactions with all the group members (a joint liability contract), rather than on his history with that borrower only (individual liability contracts). This result hold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The observation driving it is that with individual liability contracts, a joint welfare-maximizing group may prefer to have one or more group members default on their contracts, so that the group can consume a mix of outside funds and the defaulters' stochastic income. One contribution of our work is to give precise economic content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llateral” as the per-agent surplus from group risk-sharing over autarky. The group can deter its members from defaulting on their contracts with the principal by threatening to reduce that surp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