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当前跨国公司已成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正面临一个广阔和发展空间。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1997年底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在册的有23.57万家,投资总额达7534.7亿美元,注册资本为4598.14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达3028.87亿美元,创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GDP)的12.5%,进出口贸易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6.96%。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底,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进行了规模不等的投资,每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彭兴韵 《银行家》2002,(10):92-93
中国商业银行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资本运用格局,存在着诸多隐患 证券资产地位日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比银行业结构的变化更为显著.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于贷款和财政借款方面.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首先,财政借款所占比重稳步下降.这反映了政府对商业银行干预程度的下降,因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真正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经营和管理.其次,与财政借款所占比重稳步下降呈同样趋势的是贷款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地下降.例如,在1989年时,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还高达90%以上,而到2000年就下降到了70%左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具活力的部门.然而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存在着国际竞争力薄弱,逆差持续扩大等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进而提出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江苏省利用外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MNCs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己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FDI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贡献,一般认为是增加资本存量、劳动力和中间品需求,刺激产品出口和提高生产能力,除了这些直接影响外,跨国公司FDI还能对东道国企业产生间接影响,一个可能的间接影响是增加竞争压力,刺激本土企业改善效率;另一个间接影响是跨国公司对先进、复杂技术转移而产生的扩散,这些间接影响在文献上通常称作技术溢出(spillovers)。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作为吸引外资较多的省份-江苏在吸引外资方面出现了显著变化。从外商投资总量来看,外商投资在江苏省呈不断增长趋势,近年来增长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为2004年的8.61%,2006年利用外资增幅为32.22%。从外商投资占GDP比重来看,外商投资占GDP比重是不断增加的,并呈现一定的正向线性关系,表明外商加快了对江苏的投资力度。此外外商投资独资化倾向明显,20世纪80-90年代前半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很大发展,并成为FDI最主要进入方式。之后,新建外商企业更看重企业控制权,即使原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有增无减,并以更迅猛的态势得到长足进展,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量为例,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剥离和分立是公司发展的一项合理的战略选择。一个公司剥离和分立出不适合于公司长期战略或没有成长潜力的子公司、部门或产品生产线,可以使自己更集中于某些经营重点,从而更具有竞争力。通过剥离和分立的方式,还可以使公司所拥有的资产达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可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资本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军 《甘肃金融》2009,(1):51-52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进驻庆阳,十几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增加税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呈现出萎缩趋势,现存企业发展也缺乏后劲.……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有增无减,并以更迅猛的态势得到长足进展,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量为例,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量是100~200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1997年,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量已达到2800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90年代初期增长较为缓慢,1998年至2000年增长加速。2001年出现突然的回落,原因在于当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发生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同步下滑现象。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份起进入衰退;受美国经济影响,欧盟15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本来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更加低迷;  相似文献   

10.
杨有红 《新理财》2004,(3):38-40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最近几年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并购案的数量增长出现停滞现象,但质量却明显上升;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历程中,从以往的直接投资办厂、设立公司逐步发展到以并购的方式进行企业扩张.不过,全球范围看,70%多的并购案以效果平平甚至失败告终,成效显著者不到30%.因此,对并购的理念、模式进行梳理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何敏 《中国金融》2013,(2):77-78
近年来,我国实业企业投资金融业在实践中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后期,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为先导,大量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伴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规模实力迅速扩大的一些央企也加快了投资金融领域步伐,产融结合型金融集团已成为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的重要类型。巨大的资产规模、充裕的现金流和旺盛的  相似文献   

12.
医药零售行业萌发业态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被业内称作政策解冻元年,国家放开了个人资本进入药品零售业的这项政策限制.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其融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演变。总体上看,日本融资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但在不同时期这两各方式的重要性有所变化,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间接融资是筹资的主要渠道,而直接融资由于受到制约过多,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在随后的经济低速增长时期,间接融资中的企业贷款比重下降,通过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比重上升,直接融资随着国债的在量发行而逐步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进程不断加深,日本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政府的过度保护和过多干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资本市场在改革进程中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尤其是美欧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信贷增长、银行杠杆率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各项金融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共振。在中长期的时间轴上,金融活动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轮较大的下行期,分别是2000-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2022年全球股债汇“三杀”。综合股票、债券、汇率等多种金融指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需求这一变化对工业增长工业技术进步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推动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工业品相对过剩的时代,使我国的工业发展具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日益明显,同时技术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消费。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我国资本市场的诞生基本同步。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评估也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中介服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政丹 《武汉金融》2002,(10):28-29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基本放开了资本项目管理,资本可以在国内外自由流动.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放开对资本流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东亚资本市场在经济起飞时期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的研究过程中,一个顿为引人关注的现象是东亚各国(地区)经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腾飞,然而股票市场却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的。如果把巾国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的状况及二者的关系与东亚“四小龙”和“四小虎”这些国家(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状况进行时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被引入中国。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对于制造型企业,尤其是重资产的制造型企业改善资本结构、提高技术进步应变能力、快速扩展生产规模等具有重大助力作用。当前国内普遍存  相似文献   

20.
周小川 《中国金融家》2005,(1):16-18,21
当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治理”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它就贯穿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全过程,如今,公司治理的概念正被国内越来越多的银行重视和接受,在2004年末召开的中国论坛: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上.来自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银行界的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观点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