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产率差异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契约执行效率又是决定行业生产率的制度因素之一.本文利用中国省区28个行业数据检验了契约执行效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契约执行效率高的地区更倾向于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契约密集度较高、物质资产专用性较强和人力资产专用性较弱的产品.在控制比较优势的其他影响因素及变量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指出,企业的一体化程度差异是解释上述结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6,(11):166-179
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贸易理论的交叉已成为国际贸易前沿研究课题。在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随着对交易成本、产权问题的研究深入,逐步发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专用性投资在事前无法写入契约,事后收益的分配只能通过"再谈判"的方式进行,而这种再谈判因资产专用性而具有双边锁定效应,此外不完全契约也影响契约的执行,进而影响制度质量。不完全契约的这些特性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不完全契约对比较优势形成和贸易量影响的理论进行梳理,阐述契约质量在形成一国比较优势和出口差异化产品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进展;梳理不完全契约决定企业边界的理论,就不完全契约对跨国公司选择垂直整合还是外包的决定因素等前沿理论进行归纳和评述,并且对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贡献进行述评。基于对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初步探讨了此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中国转型加新兴经济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4)
随着中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农户"已经成为当下禽类生产供应的重要模式,文章以W、L公司的共126户合作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阐明公司与养殖户间的具体契约模式,并运用OLS模型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养殖户在专用性资产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养殖户专用性资产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不同模式对养殖户专用性资产投资产生显著性影响,即不同模式下的养殖户在专用性资产投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中引入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降低和"必要沉没成本"消化两大效应,利用数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方向和大小与其资产专用性水平密切相关,即资产专用性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得到产业集聚的生产率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利用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所得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结论是产业集聚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受企业自身资产专用性的抑制.因此,在产业政策上,政府在除适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外,更应通过在集聚区域内建立稳定的资产流动共享机制并以制度化手段规范市场、降低进入退出壁垒来促使产业集聚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企业契约论的观点,将财务战略视作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与要素所有者缔结的一种内生性不完备财务契约集,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受制于战略性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的实际状态,具有状态依存特征。研究发现,企业财务战略的可实现性能够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规模进行信号传递和解读,事前较大规模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不仅能增强财务契约的可置信性,提高缔约效率,而且有助于财务战略的稳定性贯彻。  相似文献   

6.
解构经济制度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产权保护制度和契约执行制度)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权保护制度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契约执行制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产权保护制度和契约执行制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还与经济发展程度和企业发展速度有关:产权保护制度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经济落后城市和发展速度较慢的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而契约执行制度则显著提升了经济发达城市和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三大区域的农业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的区域特征及其财务后果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整体上我国农业企业资产专用性难以改进企业效率,但农业企业资产专用性与其绩效的正相关性由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区域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区域减弱.表明我国农业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农业企业,由于内部冲突或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农业企业资产包含的关系型专用性投资不高,从而不具有相应的财务后果.也由于这个原因.应当谨慎对待资产专用性与融资契约安排显著相关的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7,(3):136-150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引导企业有序进入新行业,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和进入决策,进而决定市场竞争程度。本文将不完全契约机制和古诺竞争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金融契约执行效率对企业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机制。此外,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契约执行效率越高的地区,企业进入激励越强、市场竞争越充分;从地区角度看,中部地区对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变动相对敏感;从行业角度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变动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中的虚拟一体化组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虚拟一体化是现代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它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其协调机制---隐性契约在克服因企业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资产专用性所引起的垄断租金和专用性准租金方面比纵向一体化和明示契约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吴玉宇  张珺 《技术经济》2006,25(1):25-27
专用性人力资本对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内建构了一个两时期的股票期权模型,在此框架下,推导出了诱导代理人科技型企业家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基于产出的报酬契约的公式,从中发现了激励科技型企业家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股票期权最优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资产专用性概念引入对交易行为的分析是有用的 ,但资产专用性理论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坚持以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为逻辑前提 ,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逻辑结果 ,那就会否定资产专用性这一逻辑的核心变量 ;如果坚持资产专用性这一核心变量 ,并由此推出风险控制权而不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逻辑 ,就会否定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这一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专用性资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这是资产专用性的两类经济后果.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经济后果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进而可揭示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状况.本文以2005~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资产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应有的两类经济后果,表明我国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财务冲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债务治理效率的角度构造了一个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因素的两阶段模型,目的是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专用性、盈利能力均为负相关,同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性的增加,资产负债率起初会增加,但在资产专用性随着产品市场竞争增加至某一临界值后,资产负债率会转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交易费用进行细分,实证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管理性交易费用、资本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市场交易费用是显著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学兵  乔娟 《技术经济》2013,32(9):55-59
分别运用混合战略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生猪产业链中市场契约和生产契约的履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契约的履行与关系租金正相关,与抽检成本、遵守契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负相关;生产契约的履行与关系租金、专用性资产投资和贴现率正相关,与遵守契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负相关。提出建议:政府应扶持猪肉产品品牌建设,促使优质猪肉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优质优价;政府应增加对屠宰加工企业的抽检补贴;屠宰加工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同时也应要求养殖场户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6.
王鲁昱  李科 《财经研究》2022,48(3):154-168
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特征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独特供应链数据,从产品性质的维度构建供应链资产专用性指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供应链资产专用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供应链的其他特征后,供应链资产专用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财务风险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而且能够显著促进其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并实现更好的绩效。经过稳健性检验,并以自然灾害冲击作为工具变量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供应链的治理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对决策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增强实体抵抗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颖  齐欣 《当代财经》2021,(11):112-124
面对劳动力成本冲击,出口价格调整的幅度反映了长期贸易关系中双方对风险的承担、分担与转化程度.专用性资产既是连接贸易双方利益的纽带,又是平衡风险的杠杆.利用重复博弈的价格调整模型,采用2000-2015年上市公司出口微观层面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剔除质量因素的出口价格的影响,并对出口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长期贸易关系中,劳动力成本变动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同方向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小于成本的变动,这表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是由双方共同承担的.专用性资产对出口价格变动幅度有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分样本研究发现,如果出口产品的契约依赖度相对较高、目的 国法治体系相对健全和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当劳动力成本发生变动时,出口价格调整幅度更大,专用性资产的调节效应更显著.因此,发展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科学运用并发挥专用性资产的优势,是企业转化成本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没有考虑专用性资产投资,所以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只要依靠价格信号就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而,专用性资产投资不仅导致生产要素无法充分流动,而且还造成企业的成本不对称和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或者效率租金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因此,本文基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借助不完全产品市场结构研究企业竞争优势,这并不意味着低效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垄断租金和效率租金的来源,较为全面地认识国有企业效率及其分类改革问题,同时也为企业风险治理提供了指导原则.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专用性资产投资管理和风险治理,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边界的真实含义与资产专用性分析所作的概括有本质区别。它是指"企业"这一有计划的生产协调机制作用的规模与范围,而不是同一所有权下的资产集。纵向一体化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生产的互补程度,而不是资产专用性这个表面指标。据此,笔者对美、日汽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双边关系重新进行了考察,指出专用性资产租借关系比分包制更接近市场契约,而不是相反。美、日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歧异正在于应对互补性时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盛丹 《经济学》2010,9(3):1239-1260
本文在Antras and Helpman(2004)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地区的垄断竞争模型,考察契约执行效率与FDI区位分布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契约密集度较大的行业,跨国公司倾向于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进行FDI。在此基础上,基于2006年中国分省分行业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市场规模、财政分权、金融市场发展等变量后,契约执行效率对地区FDI分布差异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