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程再造可以说是近年来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六西格玛作为一种质量管理的新理念,其持续改进的思想为流程再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引入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IC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流程再造的"合工原理"和"顾客导向原则",运用流程优先矩阵法、ASME流程分析法以及五要素分析法等,针对某餐饮企业进行了服务流程的再造与评价,以供我国服务型企业参考,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流程再造的持续改进有赖于激励机制的建立,而要建立流程再造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绩效考核。本文在分析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引用平衡计分卡(BSC)的相关理论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的流程、指标选择以及应用对策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流程再造的持续改进有赖于激励机制的建立,而要建立流程再造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绩效考核。本文在分析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引用平衡计分卡(use)的相关理论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的流程、指标选择以及应用对策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得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性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关于如何改进税收征管模式、如何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角度涉及税务部门本身的组织机构设计、流程再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笔者认为,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研究起点是纳税人,而非税务部门本身.税收征管模式的改进应该与纳税人满意度相匹配,从而为纳税人主动、诚信纳税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得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性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关于如何改进税收征管模式、如何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角度涉及税务部门本身的组织机构设计、流程再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笔者认为,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研究起点是纳税人,而非税务部门本身。税收征管模式的改进应该与纳税人满意度相匹配,从而为纳税人主动、诚信纳税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论系统性"持续改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改进”是2000版GB/T19000区别于1994版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中提到的持续改进主要是针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本文中将讨论的“持续改进”是针对组织的总体业绩,而不是某个局部的不断提升,它涉及到组织的产品质量过程(流程)及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改善与提高,因此持续改进应该是整个组织“系统性”的全面改进.  相似文献   

7.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再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财务管理 1.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简称BPR)作为企业组织工作流程的改进哲学及相关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作法,强调以流程导向替代原有的职能导向模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开创了一个全新思路.Michael Hammer1990年首先提出BPR概念并将它引入西方企业管理领域,他认为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赵波 《企业经济》2005,3(12):98-100
我国旅行社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利润率多年持续走低,目前行业整体亟需一个管理更新的过程,而流程改造(BPR)和组织再造是这个过程的核心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旅行社现有流程的得与失,按照流程再造的原则,提出未来中国旅行社流程和组织再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流程要依次经过几个职能部门(销售、技术、生产等)分别承担不同的开发任务,由于信息流动不畅往往造成了开发过程的延误。流程再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部门分割、适应新的环境要求的产品创新过程的新思路。新的产品开发流程突出不同阶段的高度协调,这里的协调不仅是跨越职能团队的协调,还包括跨越组织中不同层级的协调。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相互作用是这个协调过程的本质。这种协调必然要打破僵化的组织结构,要求企业改变产品创新流程。  相似文献   

10.
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流程再造是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流程再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组织创新的路径和流程再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在职能和等级的基础之上,虽然这种模式过去曾很好地服务于企业.但在当今多变的竞争环境下,已成为组织继续发展的阻碍因素。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为新的组织观点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基础。流程再造是从流程人手的组织创新活动。它开始于企业的流程分析和重新设计,同时也涉及到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流程型组织建设已经成为3C时代企业变革的主要方向,业务流程逻辑的清晰是流程性组织建设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BEWG集团解决方案交付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研究,解析再造过程,对比分析前后效果,研究流程再造如何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实现改善,适应3C时代的竞争需求,以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通过流程再造,可以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组织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并为企业创造出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出组织能力的某些重要流程。因此,流程再造实际上是某些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一条根本途径,有些流程本身就可以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但是,只有对那些能给企业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流程进行再造,或者对组织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即所谓的企业再造),流程再造才能为整个企业真正带来巨大的绩效改进,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黄磊 《电子财会》2009,(9):15-19
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是从本质上重新思考、改变传统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控制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解决以传统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所带来的一些弊端,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等内部环境因素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阐述企业流程再造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就企业流程再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环境下内部控制设计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流程再造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匹提出来.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全面改善,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流程再造理论逐步从企业管理渗透到行政管理等多个层面,税务机关必须借鉴流程再造理论,实行以税收业务处理流程为导向、提高纳税人满意度、进行团队式管理、实现分权制约,再造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本文就税收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进行肤浅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兰晓庆 《活力》2012,(8):68-68
很长时间以来,持续改进一直是寻求竞争优势的企业的重要手段。虽然诸如全面质量管理、再造工程、时间管理等改进项目应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但实施改进的企业在使这些改进项目得到初步认可和进行持续改进时却存在着很大困难,常常事与愿违。因此,本文在对各种改进管理方法的共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整合的视角.提供一个有助于经理人员提高持续改进的效率和效果的新思路,构建出持续改进的整合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联网技术理论的发展和物流配送业务服务需求的增长,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务流程.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对物流配送业务的技术改进,在作业调度配载、在途监控、绩效管理信息化等作业环节进行改进优化,实现配送过程信息化、智能化,并与上、下游业务进行物资资源整合和无缝连接.最终形成对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流程再造设计.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概念 (a)流程:是为了实现某一具体目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作业[4]. (6)流程再造:1990年初,由美国的米歇尔·哈默博士提出,并在与詹姆斯·钱皮合著的<企业再造--工商业革命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中对其做了精确地描述:再造就是对战略、增值营运流程,以及支撑它们的系统政策、组织、结构进行快速、彻底、急剧的重塑,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流程设计是一定的社会、技术环境下管理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验证与体现.竞合战略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理论的突破;本文分析论证了在竞合战略模式下,企业流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战略计划与控制流程设计的变革:流程设计跨组织;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战略构建的重要内容;流程设计的动态性:流程设计与整合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等几方面的内容,为我国企业构建竞合战略及流程设计与重组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辅人律、拟人律、共生律和倍增律等四大规律,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重视上述规律的启示作用有利于信息化效果的提升.为此,企业应从组织内外环境的融合、重视内部控制与流程再造同步进行,在集成目标导向下实现信息化路径选择等措施是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