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近代轮船航运业,产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的交通航运工具的冲击,而且对上海人们的经济生活与思想意识,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外国资本最早投资的近代产业部门,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是较早在这一部门建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 ,( 1 895— 1 92 7年卷 ,上下册 ,1 2 0万字 )已于 2 0 0 2年 1 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资料书是《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 ( 1 84 0— 1 894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83年出版 ,1 993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的续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已出八种 30余册 )系列的一种。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最早的部门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企业中数量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1927-1937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状况。这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一些变化;例如1、航运力量增长较快,1936年中国轮船吨位数比1927年增长一倍以上。2、中国航运公司有相当的发展,1936年时拥有5000吨以上的大中型轮船公司已达27家。3、出现了全国性的管理航运业的组织机构航政局。4、轮船和铁路的联运得到加强,新航线开辟,等等。本文对中外航运力量的对比、中国轮船公  相似文献   

4.
航运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营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航运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航运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的阐述和比较,试图为我国航运企业探索出新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炮舰开道,将近代航运业“移植”过来,其铁壳轮船几乎垄断广东的沿海及内河水域。面对海权与航权被侵夺而致广州原有的航运业被摧残的局面,粤商大量北上,学习西方商业知识,积聚资本,并开始在轮船业与西方进行商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桩民船航运业诉讼案,展现了当地船行制度的变革、绅商势力的抬升以及运输业市场的分化。自五口通商以至清末,湘江下游各籍船户和船帮灵活能动地绕过行有百年的船行中介制度,改与地方商界、新兴洋行和轮运公司直接合作,在与新兴轮船运输竞争的同时亦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态势,民船航运业并未因轮船的引进而迅速衰落。相较轮船航运等近代性变革力量带来的挑战,旧有制度体系、内陆商业社会和区域市场结构等多维因素的嬗变,才是当时长江内河民船航运业亟需因应的时代变局。透过微观深描多个维度的历史变因,有助于宏观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旧之间、中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资产减值在企业盈余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航运业,固定资产是该行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而且资产减值准则的运用情况与航运业的BDI走势及资产管理状况均存在密切关系。但是纵观目前航运业的发展状况及理论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将近五年以来航运业的BDI走势与资产减值相结合,进而研究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的应用问题。文章试图弥补这一空白。研究在对资产减值简述的基础上,主要着手于航运业的资产减值计提与应用分析,以期研究结论对航运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买办与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道霞 《特区经济》2005,(11):163-165
提起买办,传统观点认为他们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的工具。诚然,买办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的过程中出现的,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买办曾是西方国家在华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同时买办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他们从最初替外国商人收购土产、推销洋货,到洋商企业的附股者,继而将买办资本投向中国近代工业,独立创办新式企业,使得西方新式企业制度得以移植中国,催生了一批中国近代企业,加速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轮船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伴随着英国侵略军而首次出现于浙江洋面的。这种新式的海上交通工具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烟菡夹镕公”、“车轮夷凇”。在鸦片战争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过程中,宁波一些官员试图仿照轮船以克敌制胜,如龚振麟等人的努力。鸦片战争期间是宁波早期轮船史的初始阶段,即形式上摹仿,但尚未采取蒸汽动力。也有宁波人试图制造过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并造出了能在陆地开动的模型。1855年宁波人集资购得“宝顺”号轮船,这也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  相似文献   

10.
李江  顾保国 《南方经济》2002,(9):48-50,68
早在三个世纪以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最终却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文明。作为这个萌芽的承载者,中国企业家也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企业家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探析促进和抑制中国近代企业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尝试以权利、财产、地位及发展顺序为标准,对中国近代企业家作出层次上的区分,希望能够给中国现当代企业的发展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