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开始做股票后不久,一天晚上,与小汀利得先生同时出现于电视。录影完毕后,由于居住的方向相同,我便以自己驾驶的车送小汀先生回家。在车内随便聊天之间,我说:"我最近开始买股票。"小汀先生便问:"嘿,邱先生,难得啊。你买了些什么股?""日本陶器、日本碍子,和野田酱油。""唔,正像你的人,都是冷门股。买这种股票当然也好,不过,日本会更发展,所以我认为买热门股好一点。"小汀先生这样告诉我。"热门股是哪些?""像家庭电器啦,造船啦,钢铁之类。"小汀先生的话使我忆起参观日本陶器的工厂,以及丰田汽车的工厂两者时,复杂的感想。丰田汽车已经完成了近代化设备,  相似文献   

2.
姜波 《经济》2003,(10)
这就是神神秘秘、一年里除了会见外宾,只有两三次隔着玻璃罩子露一下面的天皇?这就是年轻时风情万种、入宫后沉默寡言、“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皇后?眼前这两位文质彬彬、和蔼可亲、一点儿也没有身居高位、甚至有点儿谦恭的人,与我脑袋中固有印象中的日本天皇和皇后,怎么也沾不上边。 当然,我这印象也许有些“大不敬”,我知道在日本人、即使是普通的日本人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最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商曾是德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但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完全被日本的本田压了下去。本田生产的各种型号摩托车,从青少年使用的轻便摩托车到警察局和锦标赛使用的大汽缸摩托车,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市场。那么,其中的奥妙何在?本田宗一郎幼年时是东京郊区的顽童,后来搞起了摩托车,现在又研究电子汽车。在他的工厂里,每个工人对自己生产的每个零件负责,每个工人都有一个白色按钮,就可以使整个工厂的生产停下来。本田认为,这种办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培训失败?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民营企业做HR主管,公司规模有3000多人,发展前景不错。为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计划今年10月新开一个工厂,预计员工500人,新工厂的正常运行需要许多熟悉的技术工和管理人才。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外部招聘无法满足公司新开工厂的需求,于是,他申请公司从老厂中选一批人员进行培训,约80人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都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可在往新厂调配的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5.
刘斐 《经济师》2003,(10):28-29
世界工厂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途径 :一是原创性技术优势 ;二是产品差异化 ;三是产品生产规模化。英国和美国是借助原创性技术优势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日本是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走上世界工厂的平台。在目前公司化的浪潮下 ,中国要真正永久地站住世界工厂的地位就必须发挥公司对教育、科研、文化娱乐、意识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工作的这家外企公司派我去欧洲总部开会,我是会上公司代表中唯一的中国人。 因这家公司是个跨国大公司,前来开会的代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大家往会议桌前一坐,颇有点像个联合国会议。白天,大家用英语研讨着公司的业务问题,晚上下了班,便自动分化成各自的小团体去消磨时间。几个欧洲人自然扎成一堆儿,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也扎成一堆儿。这个会上的亚洲人只有三个,除我之外,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泰国人。那位泰国小伙子约了我之后便去约那个日本人,没想到那个日本爱答不理,径直走到一个法国人面前,没话找话地搭讪,还抢着帮人拎包。我看得出,那个法国人相当的傲慢,根本不想和这个日本人为伍,只是那个日本人压根儿不管那一套,一个劲儿地「套瓷」,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7.
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说,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而在下一世纪有机会在绝对量上超过美国的唯有中国。中国10多年来的经济奇迹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一天将会到来。正如德国《经济周刊》的一篇文章所言:现在专家们有争议的只是今后的发展速度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人们所预测的中国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时间,在2005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的看法)到2025年(经合组织的看法)之间。中国飞跃式的经济增长已经让人目瞪口呆了,她还会实现这改变世界历史的巨变吗?中国经济在赶上日本后,何时能超过美国呢?我们来看看中国经济赶超的几个  相似文献   

8.
日本多氯联苯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氯联苯(PCB)污染事件PCB自1881年由德国人成功合成后,美国于1929年开始工业生产。1954年日本的(株)钟渊化学工业开始在日本生产。1966年斯德哥尔摩大学确认PCB在白尾海雕体内的富集现象,随后1968年在日本鹿儿岛发生小型肉用鸡大量死亡,同年发生米糠油事件(至1998年,认定受害者高达1867人,甚至出现有的受PCB污染的母亲生出了黑孩子等严重后果)。1971年,日本在使用PCB的工厂工人中发现PCB中毒事件,1972年位于滋贺县草津市的日本电容器工业公司发生PCB外漏事件。日本政府随即发出…  相似文献   

9.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资金、市场全部夺走,但只要公司的人还在,组织还在,那么四年之后,我仍然是钢铁大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08,(10)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工程学博士、日立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蔡林海的一个视角《经济》:美国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该如何看待危机到来后的影响?蔡林海:我认为这是世界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从中日美三国的关系来看,美国是金融大国,金融是需要实业支撑的,但美国那里没有坚强的实业,那里的实业是由日本、中国来支撑的。  相似文献   

11.
自1986年日元升值,日本向东南亚国家大量投资以来,外国投资者纷纷涌向这一地区,其中对马来西亚的投资格外引人注目。日本正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录像机工厂。美国和德国将投资25亿美元建设石化工业。美国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资5.75亿美元,建立大规模的半导体工厂。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投资1987年为58项,1988年1—9月就达100项。此外,台湾和南朝鲜的投资也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2.
孙哲 《商周刊》2015,(7):58-61
我们千万要明白美国这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重要到中国跟别的国家打交道的时候,背后也都有美国的影子在出现。比如中国跟日本打交道,其实不仅仅是跟日本在下棋,因为日本背后还有美国这个棋手。美国是一个全能棋手,你必须跟他在各个角落下棋。我们回避不了美国。中国离全面赶超美国还差得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确实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中国是不是能全面超越美国呢?要做这样的分析,总得有几个参考指标才行。我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定了以下五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经济总量的规模。如果单以经济总量算,我们可能跟美国相当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依靠物力资本运作以及人力资本运作来实现的。60年代初美国的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论",他从二战后德国及日本发展的特殊例子中总结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项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的取决因素是人的质量提高。据此,我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一位大约四十岁的日本经理走出东京一家意大利餐馆时满怀信心地对两位美国朋友说,他从事美日问题研究几年后不久就会向他的上司请假。这位特别容易激动的晚餐伙伴说:“我真的喜欢美国人民,但我就是不能再站在美国政府一边。”日本的精英说话向  相似文献   

15.
(一) 日本的“硅岛”(集成电路产业群)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于1965年首先在熊本县创建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随后又有日本电气、东芝等大企业相继跟踪而至,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九州的传统骨干产业是煤炭和钢铁。战前,九州的工业生产占全日本的11%(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曾在欧美掀起过一股并购狂潮,买进了大量企业和不动产。现在仍有很多人乐于将日本当年的情况与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相提并论,并列举出若干相似之处。那么,当年的日本海外并购狂潮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具体情况怎样,与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相比到底有哪些异同点呢?这些问题只有在全面回顾和客观评析那段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答案。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海外并购概述(一)发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贸易摩擦日…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成了主流声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从纺织业、汽车制造,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移往中国大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话题则成为国内外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加入WTO后,融人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突破、打开瓶颈,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打造"世界工厂"的目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个人理财业务包罗万象,笔者这里谈一种理财产品--保险业务.   一、现状、问题   1.国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什么是保险?保险究竟有什么特点、好处?特别在农村有好多人搞不清,概念模糊.在我们国内个人投保率只有10%,台州只有6%,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个人投保率美国这480%,日本高达686%.……  相似文献   

19.
赵晓  陈金保 《商周刊》2012,(23):28-29
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自有生产工厂"外迁"越南或缅甸,星巴克、佳顿、福特汽车将全部或部分产能"回巢"美国本土,进入2012年以来,类似消息不绝于耳。这预示着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显现的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真的来临了。与前三次相比,第四次产业转移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转移的动力不同,二是转移的方向不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了三次:第一次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第二次在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  相似文献   

20.
黄燕 《商周刊》2015,(7):46-47
无论被动撤退还是主动转型,日企退出客观上留下了市场空间,这会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吗?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已经在所有家电品类中大获全胜,但在全球市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和三星、LG还有很大距离,拿下日企的市场份额难度巨大。从2015年3月起,东芝电视将逐步退出海外市场,仅在日本本土制造和销售。而早在2015年1月30日,松下已经关闭了自己位于山东济南的彩电工厂,这是2014年关闭上海工厂后松下在华的最后一间彩电工厂。尽管松下强调今后还将以贴牌代工方式在中国销售松下彩电,但其中国加工厂的边缘化已经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