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文君 《上海经济》2011,(11):57-59
2011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上述四省市2011年试点地方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总额不超过229亿元。  相似文献   

2.
宁创 《宁波经济》2014,(7):46-46
据财政部消息,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今年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限额由国务院批准,债券期限分别为5年、7年和10年,预计10省市自行发债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元。  相似文献   

3.
经费少,管事多;形象和政绩工程盲目上马;政府层级过多,行政机构繁杂——  相似文献   

4.
何玉  杜威 《南方经济》2012,(8):3-16
政府财务透明是廉洁和高效率政府管理和控制的基础,是评估政府管理绩效与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国346个地方政府为样本,探究影响地方政府财务透明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政府富裕程度、政府财务状况、居民人均收入和居民受教育水平都对政府透明度有显著影响;而政府规模与政府级别对政府透明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综合这些结果,我们发现政府自身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譬如:政府规模与政府级别)不会显著影响政府财务透明度,政府财务透明度主要受到地方政府主观可以操控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文涛  张朋 《世界经济》2020,43(5):23-48
本文从信息披露视角解释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以公共信息披露形式呈现的财政透明度对政府债务规模具有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宏观层面的逆周期调控与系统性风险两个渠道实现,前者源于公共信息披露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作用,并借助投资率和失业率的变化得以体现,后者则归因于公共信息披露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与塑造作用,并集中展现在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之中。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抑制效应在财政透明度提高之后先是逐步增强,在第4年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减弱并在第7年之后趋于消失,并且在高债务、高财政透明度、低经济增长率的国家更为明显。据此,政府在经济"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信息披露,更要将信息披露程度与逆周期调控力度有机结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与系统性风险的有序释放。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200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感觉有些意外,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截至到9月份,投资增长速度同比超过30%),而投资增长不仅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重要的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上海市政府发行的71亿地方政府债券在11月15日完成招标后,于11月16日开始发行并计息。继上海之后,广东省和浙江省将跟进,分别于11月18日和21日招标发行总额69亿元和67亿元地方政  相似文献   

8.
张昭 《中国经贸》2012,(14):233-23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我国不断加强的政府会计信息需求不相适应,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就财政透明度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 2015-2016 年的省级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财政信息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 限额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仅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影响,而对置换 债务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没有显著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则会影响置换债务 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此外,地方政府负债率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 不显著,但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地方 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显著,但其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间接影响不显著。 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显著,但两者作用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上海经济》2010,(10):20-21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平台融资和筹资搞建设,一部分省市、区县、甚至街道、乡镇一级政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负债,规模达数万亿元。最近中央政府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国发(2010)19号文》,  相似文献   

11.
陈峥嵘 《上海国资》2013,(11):20-22
自2011年10月财政部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以来,市政债券的发行与监管便成为学术界、实务界和相关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但是,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相似文献   

12.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开会,议题之一,便是考虑要对地方政府发放债券重新关上“闸门”。所谓重新,就是曾经开过的这道口子,权衡利弊,考虑再三,这回下决心要重新关上了。书面的表述是:“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此举一出,引发热议,有举手赞成,认为早就该关的;也有表示反对,认为不宜妄动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您的研究对象为什么是市而不是省?俞乔:目前国内对财政透明度的研究还多集中于省级政府的层面上,对中国而言省级政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级财政。我们研究的不足之处,就是未包括所有的地级市和县级市政府在内;另外还可能遗漏某些公共财政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各地陆续开始公布本级政府2012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政府财政透明度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陆续蔓延,财政部酝酿相应的救市对策一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意味着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的改革思路正在被官方采纳并逐渐浮出水面,此将掀起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发债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热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不允许地方政府负债,然而地方政府的直接或间接负债早已成为普遍的事实。对此矛盾应采用疏导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制度建设是政府行为规范的前提。本文从地方政府举债权、地方政府债务核算、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制度分析,探讨了建立规范地方政府负债的完整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债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解决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就要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权,并且明确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制度设计,制定一套包括发行主体、发行规模、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发行方式等在内的规范、科学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建设性预算管理处于混乱和信息严重不公开的状态,不但造成了预算监督能力的削弱,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潜在财政风险.而地方债券可以通过市场较好的解决建设性预算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官员就“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是如何分配的”这一问题表示,此次地方债券额度的分配,中西部地区所获居多,沿海地区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当地方政府在现行体制下难以通过税收权等权利来获得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时,就应当赋予其必要的举债权不久前,酝酿多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终见眉目。经国家批准,浙江省2011年将试点自行发行80亿元地方债(其中计划单列市宁波13亿元),全额用于市县。根据财政部的规定,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券3年期和5年期各占全年债券规模的50%。企业和个人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新上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