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锐 《金融博览》2014,(9):52-53
银行和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经济主体,银企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实践证明,其两者关系的好坏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银行和企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也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转轨期银企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与企业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与珠内在联系决定了银行企业的重要性,银行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能否妥善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因此,重建新型改革的进展问题,因此,重建新企关系,积极探索银企改革的新途径,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僵尸企业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化解僵尸企业的银行债务风险更是银行端僵尸企业处置的重中之重.化解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需针对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所面临的困难,从风险监测、监管制度改革、信息共享、财税政策等方面同步推进.本文分析了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化解风险面临困难,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正以破竹之势向前推进,金融部门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尤其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和经营责任,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金融环境。 一、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银行也应逐步走向市场。把企业推向市场,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企业走向市场,离不开资金走向市场,这是资金运动适应商品运动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一)开拓、发展、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做为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实体正充满活力加快走上市场,与银行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企业间、市场间的往来关系。银行要实现自我超脱,就亟须开拓、发展金融市场,把企业推向市场,扩大企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毫无疑问,银行改革必定会对银企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银行改革的背景、银行改革的内容、银行改革对银企关系的影响和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得出银行改革将促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银企关系看日本金融改革的难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威 《金融论坛》2001,6(12):48-51,57
日本在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模式下形成了以主办银行制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以银行为主导的人事渗透关系三种模式的银企关系.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银企关系越来越不协调,最终促成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和崩溃,也成为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由于企业长期高负债经营,导致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难以化解.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人事渗透弱化了社会对银行和企业的监督,加大了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因此,要想确保金融改革的成功,日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这一点对当前改善我国的银企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银行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银行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实质上是信用关系在金融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没有信用关系,银企关系则不复存在,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便随之消亡。在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观念似乎很淡漠,银企矛盾也正在加剧,从客观上看主要是支撑地方经济的企业和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银行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作为银行支持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银行应该在搞活地方经济的活动中有所  相似文献   

8.
陈江旭 《新金融》1994,(10):7-10
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要求,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会对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企业转制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重要基础,因为企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和经营环境,银行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有着内在的联系,前者受后者的制约。与此同时,专业银行商业化为企业转制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由于企业转制的艰难,预示着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者从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出发,对银行与企业的改革以及重塑银企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银行、企业和政府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改革的许多焦点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得以体现,其间是以转移和牺牲银行利益为代价的.正式破产法基本结束了企业关闭破产的行政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债权受偿率的提高.但司法实践层面卜银行仍面临担保物权合同制度设计、诉讼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压力.作为一种司法干预机制,破产申请程序对市场风险具有再分配功能,并对银行自主经营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立芳 《现代金融》2006,(11):30-31
银企关系是银行和企业基于信贷行为产生的信用契约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银企关系是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从静态上看,银企关系是银行、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联系;从动态上看,银企关系是银行、企业以资金、产品、信息、技术为纽带.在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形成的平等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银企关系呈现恶化趋势,而银行改革势必对银企关系特别是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建立以信用和契约为基础的平等、互利、合作和相互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双赢,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会同县为例,就银行改革对欠发达地区银企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罗平 《国际金融》2010,(5):9-15
一、引言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下半年银行改革提速,重点放在提高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系统的运作能力。银行改革是继企业改革后中国政府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包括对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银企关系呈现恶化趋势,而银行改革势必对银企关系特别是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建立以信用和契约为基础的平等、互利、合作和相互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双赢,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会同县为例,就银行改革对欠发达地区银企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银行账户风险分类分级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独立承担企业银行结算账户合规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企业银行结算账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商业银行未能处理好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的关系,导致企业银行账户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有效开展企业银行账户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改革金融体制,专业银行必须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和同志们商讨。什么是企业化改革我国银行从单一体制到中央银行体制,是一次很大的变革,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譬如,过去人们常说,银行是代表国家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对于企业性的专业银行说来,今后是否还能适用,就很值得思考。这说明,在着手研究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时,还需注意非企业观念的影响。否则,将是难以说清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中,银行企业文化的培育问题,作为开拓经营的无形资产、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塑造银行企业精神,发挥金融员工积极性,促进金融业自身发展,服务社会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部分银行企业文化是一种崭新的科学管理思想,是银行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根本,用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念、经营思维、企业信念、道德意识、工作作风约束员工行为,激励员工士气,发挥员工潜能,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促进银行两个文明建设的行为准则和企业精神。当前,培育银行企业文化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涵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张泽慧 《上海金融》2007,(10):76-78
政银关系是在既定的经济社会制度中产生的一种政府和银行这种特殊企业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短期内不可能满足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与银行的契约关系的条件。因此,政银分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和银行要把握股份制改革以后银证关系的变化趋势,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银行管制和政府干预的关系,特别是政府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架起双方信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银企关系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地制约了当前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形成,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严重障碍。这两方面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银企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就目前银企关系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如何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当前银企关系的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是银行扶持的结果,从而形成目前企业高负债经营现象,许多企业的银行债务占企业债务总额80%以上。企业的高负债…  相似文献   

19.
黄毅 《中国金融》1999,(9):29-30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根本上源于商业信用观念淡漠,这是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截至今年3月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的改制企业共215910户,涉及银行贷款本息591591亿元。其中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63682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949%,逃废银行债务本息281808亿元,占改制企业银行贷款本息的4764%。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考核、奖励和惩罚,是管理的重要工作。对商业银行来说,怎样考核员工业绩,奖励谁、惩罚谁,关系到如何向员工昭示银行的价值标准、行为取向和企业文化,是关系银行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其中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考评并恰如其分地进行奖惩。有则寓言说,渔夫看到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