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允杰 《经济论坛》2001,(20):24-25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所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有可能使本已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削弱,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西部生态安全体系,促进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的农业资源制约着农业的劳动力容纳能力。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会增加西部地区发展的压力,同时会给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带来高破坏性的风险压力。本文试图从估计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入手,量化当前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以寻求相应对策,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分析是量化性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无锡地区8年间(200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的纵向比较分析,来研究区域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从生态需求(DEF)、生态供给(SEF)、生态赤字与生态效率四个方面衡量无锡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分析无锡地区生态赤字的成因,依此提出促进无锡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晋陕大峡谷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流经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和被动地位.加快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仅可以改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步伐,而且为促进黄河中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现实,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探讨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因此,保护和建设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环境建设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逐渐成为一个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确实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然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危机。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中国经济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眼下“绿色GDP”成为时髦的字眼。究竟何为“绿色GDP”,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绿色GDP”实际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家重新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家统计制度。在这一核算、统计制度下,生态环境被作为一种特殊资产,作为一种生产力。而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拉动GDP增长的做法将被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是中国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制约和影响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资金的短缺。要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农业自身的产业化资金积累、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等都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提出构建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缺土少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后颈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内陆干旱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着既要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要使广大少数民族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双重任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只有通过与特色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增加农民生产资料占有量相结合,才能在改善恶劣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贫困农户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只有通过林业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的创新,调动项目区政府和贫困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使林业生态资产保值增值,使贫困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西部开发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目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发展 ,农业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好收成 ,农民收入增加 ,农村社会稳定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和自然差异很大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差距早已形成。虽然 ,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西部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在总体上是高速发展的 ,不存在绝对缓慢问题。但是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改革开放前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李峰 《经济导刊》2012,(4):64-66
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状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源严重浪费、环境质量下降、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偏低等,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该政策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社会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要的影响。故此以贵州省安顺市永宁镇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资料、数据的收集等方法,探讨退耕还林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由于自身成陆时间较晚,整个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再加上以石油为主体的工业污染的屡禁不止,开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言而喻,并由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自身及渤海湾生态环境、确保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源视角下西藏农牧民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西藏是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人类生存难度大、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贫困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切实改善西藏生态环境,解决农牧民的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如若不能很好解决,会严重影响西藏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西藏环境资源与农牧民贫困关系的研究,认为恶劣的环境条件是导致西藏农牧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西藏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本文用大量资料剖析了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旱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最大的地区,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近二分之一。旱区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一片陆地,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区。因此,研究旱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对改善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事关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并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的环境权在质和量上都存在缺失,加之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这一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诸多的特殊性,必须在进行对策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20.
生态资本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资本存量减少,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角度,分析了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资本化过程,提出了生态资本积累、生态资本的价值评估方法、运营与管理等值得研究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