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许洁 《现代商业》2012,(36):259-260
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防范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2006年,我国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套期保值会计准则。本文基于新准则对套期保值确认、计量及披露等事项的规定,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含义及要素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分析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如何遵守套期保值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规避风险和降低资金成本,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势头迅猛。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准则,在金融工具和金融负债的范畴内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套期保值的定义,明确了套期保值会计的适用条件和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了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下文简称新套期保值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明确了套期会计的适用条件,提高了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及对企业实务的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6年首次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对套期保值的确认,计量、适用条件与披露等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套期保值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规范使得企业在运用这个准则的时候有可能存在一些会计风险,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2006年发布以来,第一次详尽、明确规范了国内企业套期保值的业务的核算,同时提高了国内外报告相关方获取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但是该准则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作者在仔细学习了准则之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和会计核算业务的经验,旨在从应用的角度考量套期保值会计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并对部分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受到汇率、利率和大宗商品等市场风险的影响。 为规避风险、稳健运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为了准确记录套期保值效果,套期会计准则应运而生。 但是,2008 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原套期会计准则过于复杂、无法适应企业需求的缺陷。 2014 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全面修订新金融工具准则 IFRS9,重新梳理了套期保值会计的框架。 此后,我国财政部也以 IFRS9 为参考范本,于 2017 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CAS24),化解了原准则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对套期保值业务的应用做出更为合理和详尽的规定,助力套期保值业务的健康发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旧套期准则要求的差异点,在比较差异的背景下,针对其中“套期有效性评价”这一重点变化,以铁矿石生产企业为样本,对新旧套期准则下企业从事商品套期保值的核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然后根据铁矿石市场数据,量化分析该变化对套期会计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最后,在立足于新准则要求的基础上,文章为企业应用套期会计准则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明确将金融工具划分成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县,并就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规范.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的核算内容不够县体而且准则内容在理解上存在很多难点,本文拟结合案例就公允价值套期保值金计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现金流量套期3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使财务人员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中商品期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财政部印发《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相比,降低了套期会计的应用门槛,简化了会计处理,凸现风险管理的影响.本文就商品期货套期业务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终止确认的会计实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就套期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从会计实务角度加深对《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分析了外币交易及套期保值的初始确认和会计处理。旨在准确地把握新准则下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套期保值是企业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因而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运用各种套期策略和套期工具,企业可以减少风险甚至消除风险。随着金融工具创新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避险活动的日益增多。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如实反映管理人员的套期管理活动尤为必要。笔者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CAS24),就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套期与现金流量套期的区别作一探讨,以期使会计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执行好新准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分析了外币交易及套期保值的初始确认和会计处理。旨在准确地把握新准则下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的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套期会计进行规范。以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为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15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财务报表中对套期业务进行披露的情况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了这些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财务报表中没有套期业务披露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为规避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经常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对冲,从而规避汇率风险,减低交易成本。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企业外汇交易及套期保值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在介绍一般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许萍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108-109
自金融危机之后,套期保值方法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显著提升,再加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套期保值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有关套期保值的准则以及对套期保值应用条件等的规定尚不完善,因此试图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套期保值一直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资者进行套利的主要工具。近几年来,套期保值比率模型的研究日趋成熟,文章首先回顾了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对套期保值比率模型进行分类研究,并通过2014年5月26日至2015年10月15日的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计算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期望对套期保值者及套利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张全勇 《商》2014,(30):193-19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利用套期保值帮助应对资本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受到重视。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简单介绍套期保值的涵义,着重分析了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和种类以及风险,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本文结合贸易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在两个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式及差别。  相似文献   

19.
王成方 《商业科技》2014,(23):262-264
套期保值是经济学、金融学及会计学中的重要问题。套期保值虽然能够规避风险,但也会导致会计确认问题和会计计量问题,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如何更好实施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套期保值会计的良好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商业会计》2012,(16):16-17
本文结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指出了棉花价格变动与企业生产成本的密切关系,论述了纺织生产企业利用棉花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能够锁定生产成本、控制成本,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的规定,例证了纺织生产企业利用套期保值进行成本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