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亿吨,达到1012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3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22亿吨,成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的国家。2005年,中国钢产量达到3.49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30.9%。1996~2005年期间,世界钢产量增量中的2/3是由中国钢铁工业贡献的,中国在世界钢铁产业中所占的份额翻了一番还多。随着中国钢产量和占世界钢产量比重的上升,中国钢铁贸易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山东建设》2006,(8):35-35
截止到2005年,中国炼钢能力已达到47亿吨,钢产量达3。48亿吨,再建的能力是7000万吨,未建的能力8000万吨。产能明显超出需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钢铁消费国,中国钢产量相当于排名2至4位的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国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化解产能过剩,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和钢铁企业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钢产大国,钢铁产能过剩影响更为深远,去产能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和原因,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钢铁,是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钢铁工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先发展。经过60年的建设,2008年,中国大陆的钢产量为50091万吨,接近世界前8位产钢大国的合计产量(50393万吨),中国成为了“世界钢王”。  相似文献   

5.
徐力 《中国经贸》2010,(19):64-65
中国钢铁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9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产量的46.5%。虽然我国是钢铁大国,但是距离钢铁强国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中国钢铁风起云涌的一年,国内行业复苏,破产重组,宝武合并等大事不断,中国国际钢铁贸易更是一个多事之秋,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多个国家皆与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因此,针对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作者将对我国钢铁行业自身进行解剖,再分析国际间钢铁贸易形势,浅谈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我国只能生产15.82万吨钢,居世界第26位.经过恢复和发展,1978年突破3000万吨钢,达3178万吨,居世界第5位.在1979年~2001年改革开放的22年中,钢和钢材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1位.经过长期高速发展,中国在吨位上已成为钢铁大国,这与我国结合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孟广寿  高岩  丁磊 《新财经》2008,(8):88-89
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5年钢产量已达94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在过去15年里,我国钢铁生产发展主要依靠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全新建的大型钢铁基地只有上海宝钢一个。建设宝钢所增加的钢产量虽只占全国钢产量中  相似文献   

10.
生存之道     
《东方经济》2004,(6):1-1
当中国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后,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趋突出,供求矛盾越来越大的形势无法避免地里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1.
原玲玲 《特区经济》2010,(11):115-116
随着中国钢铁对美出口的不断扩大,中、美两国在钢铁贸易领域的磨擦也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于避免和减少中、美钢铁贸易摩擦,促进中、美钢铁贸易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钢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已经从建国时年产15万吨粗钢发展到2008年产量5亿吨,产能6.6亿吨,钢铁产值占GDP的比重达10%,已连续16年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但我国仍非钢铁强国,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距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加大并购重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和企业竞争力是应对经济波动、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相似文献   

13.
日本花16亿美元引进先进冶金装备和技术建成年产1.6亿吨钢的全现代化钢铁工业。我国至1994年花94亿美元只建成20%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我国钢产量已超过3亿吨是目前世界上是第一钢铁大国但钢铁装备和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如何呢;我国已建成十多套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其技术国产化率却少得可怜。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是的背景下这里不妨谈谈对轧钢技术装备不停引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加大投入,使得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钢铁流通业将迎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雄居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我国钢铁流通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把中国从一个粗放发展的钢铁大国建设成为一个集约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壮大,这也使我国钢铁市场格局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一方面,我国钢铁产量大,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另一方面,我国钢铁出口价格较低,在钢铁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钢铁企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出口钢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调整出口税率,限制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出口钢材的整体价格;提高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钢铁贸易面临一些问题,如市场供大于求、贸易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钢铁企业也存在管理、技术、效益、集中度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未来有着不利影响。对此,我国的钢铁企业应加速深化改革,提高钢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钢铁贸易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基础产业,它与房地产业一样,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作为世界上的钢铁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铁矿石资源价格高涨、钢铁价格不断下跌、钢铁需求增速减缓的考验。面对微利时代的到来,企业利润率的逐年下降,我国钢铁企业如何规避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这将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钢铁业的快速发展,既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推动了钢材出口,使我国由钢材进口大国逐步成为钢材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9.
两岸钢铁业贸易投资蓬勃兴旺近年来,祖国大陆钢铁业高速发展,去年钢产量高达9300多万吨,跃居全球第三大产钢国,并已成为台湾钢产品最重要的进口及出口市场。由于商机无限,台湾大型钢铁厂商正络绎不绝地到大陆投资。台湾钢铁业者称,祖国大陆经济近年快速发展,而...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我国成为钢铁产品世界第一出口国以来,钢铁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钢材全年出口9378万吨,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钢铁出口发展态势,促进钢铁企业发展就成为了出口贸易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当今钢铁出口贸易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