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事实上,说互联网下的社会是一个冷漠的社会,极大程度上是成见.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雷瑟表示,互联网一方面降低了人与人见面交谈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与人见面交谈的欲望.这句话也十分适用于今天的营销市场——互联网一方面降低了营销的功效性,另一方面,增加了营销的新方向.由此可以归纳出网络时代营销市场上的五大新特征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涛 《金融博览》2014,(18):46-48
当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热潮已经席卷各界. 从金融经济学角度看,互联网使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实现,出现了更多新的模式、承载主体和路径.根据罗伯特·默顿在教科书中所言,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供求的配置(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解决金融交易中的激励问题)、风险的管理与分散、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发现与提供信息等.此外,还应加上传递金融政策效应、改善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可以看到,互联网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使得这些传统金融功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也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内涵和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前互联网融资的出现可以有效改变我国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状况,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通过互联网进行资金的融通可以有效的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目的,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初步探索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互联融资的监管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互联网融资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众筹、比特币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什么?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其核心仍离不开金融的本质,是为商业提供跨时间、跨空间的资金融通服务的。只有从金融的本质出发,在创新技术和模式的同时,做好防范和规避技术和模式带来的风险,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休闲农业经历20多年的发展,自然度过了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互联网发展普及让其呈现了阶段性时尚和局部性高雅。现今开始出现大面积发展疲软和能量衰减的状态。将已有的"互联网+休闲农业"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跨产业连接,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具有农业基因的精神服务产品,实现"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对我国民营银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不仅在渠道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而且变革着银行的融资渠道.开展互联网银行业务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对民营银行而言,既有优势也有挑战.本文从民营银行开展互联网银行业务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时代金融》2019,(2):29-33
早在2004年,国内互联网巨头就开始涉足金融领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直至"野蛮生长",互联网公司和银行开始从最初的战略合作转向相互竞争。互联网公司与银行的竞合格局,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内涵,使风险更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在跨行业、跨领域、跨市场的过程中易于进行监管套利。本文在分析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竞合格局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监管部门在数字化监管以及促进两者共生融合等方面的有益经验,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强 《金融博览》2014,(4):27-29
随着金融交易已从传统的专网不不断向互联网渗透,如今,互联网已将金融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发挥到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旨在阐述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了其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前景和投资风险,为小型投资者或非专业化投资者提供投资的新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6日,全国首家互联网保险企业——众安在线正式揭牌启动,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以及中国平安的马明哲在"互联网金融论坛暨众安保险启动仪式"上聚首,并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相关行业间的竞争等畅谈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尽管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人士在看待互联网金融问题上的角度和见解有着些许的差异,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当前金融行业不应当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行业要面临更  相似文献   

11.
“余额宝”的出现推动了互联网微理财的兴起与发展,自其上线以来,一直备受追捧与关注.本文从货币市场利率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层面分析了“余额宝”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余额宝”利弊以及政府的监管措施,分析认为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利率市场化,但同时存在监管漏洞,需要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机制,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普及,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跨时空、成本低、更新快、扩散广等特征开展互联网金融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群众的财产安全和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全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基于目前暴露的多起互联网金融案件,综合采取归纳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分析虚拟货币炒作型传销、网络游戏型传销、金融理财型传销3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传销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传销监管体制情况及漏洞.最后,本文建议从着眼事前防范、紧盯中间环节、注重日常监督、强化科技赋能、聚焦事后打击、构建全社会长效防范机制等方面不断构筑互联网金融传销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邹艺  陶士贵 《征信》2016,(12):80-86
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视角,从支付手段、资源配置、数据信息、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互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带动传统金融理念上的更新和提升;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者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替代、非此即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崭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正形成,并且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金融体系.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自身为立足点,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上,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投资与合作》2005,(7):110-110
记得前一段iResearch上面有一篇文章,关于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最为集中于娱乐方面的分析很是有意思:“西方人把互联网看成是生产力工具,我们把互联网看成是好玩的玩具,所以连网吧都归了娱乐场所。也算一种国情吧。在我们这里,互联网不是用来生产越多的出现了类似于1997年前后在美国出现的提高生产力的互联网应用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互联网所影响,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被提升,这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的研究,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银行家》2014,(5)
正互联网是现在金融业的改造者,也代表着金融业的未来。金融业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技术、渠道或业务,而将在扩大的金融业范围上进行经营和竞争。监管部门则需要重新审查对于金融业的认识和界定,采取功能视角要求具有可替代性的金融服务适用同等监管要求,不论它们的提供者是谁。"多面"的互联网互联网对于金融和金融业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货币形态、支付过程、资金配置过程、人们的理财习惯和理财业都因互联网应用而产生了深刻变化。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不同观察者或企业的侧重点互有不同。互联网是助力金融业发展的技术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它代表着一种更符合经济性的投入产出关系。金融业可以应用互联网在更大的规模上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服务。比如,银行业的前台业务办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以及支付结算系统已实现了"电子化",银行账目的计算与核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征信监管存在的问题,秉持服务实体经济、关注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原则,建议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及跨区域协作监管机制、规范接入机构开展互联网征信业务、提升技防手段防止冒名贷款、实施接入机构动态管理机制等,以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线上支付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交叉融合,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这一具有蓬勃向上势头的新生行业。然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在逐步扩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系列法律风险,这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为保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繁荣与稳定,就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加以研究,以寻找规避和防范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2006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的开端。十年来我国的互联网迅猛发展,在信息传播、政务办公、电子商务、远程教育、传媒娱乐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公共互联网作为跨领域、支持承载信息服务的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