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集聚是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现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强劲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人才集聚为主题,从国内研究概况、人才集聚水平测度、人才集聚模式机制及影响因素、人才集聚效应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分析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需要构建高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分析河北省高层次人才现状,从完善人才体系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自由流动、优化人才集聚环境、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构建河北省高层次人才支撑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白洋淀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也越多地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探讨白洋淀芦苇画技艺人才在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促进形成河北省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具有高才能和创新意识的技艺人才集聚,提高河北省的特色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发达地区创新人才集聚的驱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我们不难发现,区域经济越发达,越能吸引各类人才包括创新人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集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构成了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的助推器。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创新的根本则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因而,国际间、地区间人才转移、智力流动和人才集聚将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区域性集聚的驱动力量越发显现。创新人才区域集聚与区域性系统要素间的耦合关系人才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创新人才的空间集聚,使经济…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研发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其集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论文在界定港口物流业创新型研发人才及总结人才集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港口物流业创新型研发人才集聚科学的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长三角20个典型城市的数据为横截面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得出长三角20个城市人才集聚水平的排名,并据此对20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上海人才集聚水平远高于江浙两省;长三角城市群人才集聚水平呈圈层式发展;长三角各城市人才集聚水平的高低差异由五个子系统共同决定,其中经济和科研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后,针对港口物流业如何集聚人才、吸引人才,提出有指导性的行业人才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人才结构、人才环境和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困境。需开展定向人才引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乡村人才机制,通过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7.
何思妤  周蕾 《农村经济》2023,(6):116-125
返乡农业创业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提高人才生态环境吸附力实现以环境留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本文基于四川省373价返乡农业创业人才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人才生态环境中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制度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及路径。结果表明,政策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人才“量”的增长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教育环境通过人才“质”的提升、“量”的增长产生链式中介效应,对人才根植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返乡创业试点区及非试点区估计结果,提出持续优化区域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及政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布局、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但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外部资本投资环境、科技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和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等问题,在分析其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和信用方式、完善激励创新科技政策和实施以人为本激励政策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世界经济大环境和趋势下,伴随着国家及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迫在眉睫。本文在此背景下,对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较薄弱的河北省如何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州不断创新政策举措,精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苏州在精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中也存在着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制不够精准和完备、引才手段和渠道单一、宣传力度和舆论引导不足、服务平台搭建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提高引进效率;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引才绩效;创新技术手段,拓宽引才渠道;优化现有政策,强化宣传力度;建立以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打造“类海外”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吸引和保持高素质人力队伍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据以制定和实施适宜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领军人才在河北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实际,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在河北省重点发展八大行业、实施八项工程和30个重大项目过程中人才配套机制逐步完善的途径。对于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战略工作有较强针对性,为新形势下开展人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是要形成以服务贸易为主导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而人才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尽快把海南打造成全球服务贸易人才集散地。本文通过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自贸港发展两个视角分析了海南服务贸易人才集聚的机遇,认为海南服务贸易人才集聚发展势在必行,并针对目前海南服务贸易人才集聚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服务贸易人员往来自由化、完善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人才立法和个税改革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N市Z镇通过实施“一揽子机制、N项措施和4类发展路径”推动本地农村人才建设,但仍存在相关政策支持不足、政策体系不健全、培养的内容及形式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培养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不足、人才流失不断加剧等问题。为完善Z镇农村人才的队伍建设,可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农村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农村人才培养实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2000年以来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农民增收及城乡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借鉴。[方法]文章通过GIS-ESDA模型揭示2000年以来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格局及分异特征,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长三角农民收入分异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结果](1) 2000年以来长三角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工资性收入是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中最重要来源。(2)长三角农民收入全局表现出"集聚式"空间关联;局部农民收入H-H关联区集聚在苏锡沪,并不断向杭州、嘉兴等地演化,L-L关联区集聚在苏中地区扬州、泰州;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关联格局自组织性越来越强,东南—西北方向上农民收入呈现"峰型"结构。(3)城镇化、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政策是影响研究期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力。[结论]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及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农民持续增收、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会议提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命题。作为“三农”人事工作部门,要把这一要求落实到选才、育才、评才等环节中去,创新人事制度、优化人才环境,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河北省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和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学历层次较低、高层次人员短缺等;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对林业人才重视不足、林业产业吸纳人才的能力弱、林业行业人员聘任机制不合理、后续教育乏力、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提出了重视人才、加大资金投入、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用人机制及职称评定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实现高效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经济有效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许多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的集聚对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是及其重要的。所以,人力资本的集聚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本文就河北省人力资源集聚路径如何选择来建立有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郑"战略,郑州市加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体系。但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郑州市需要进一步在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构建浓厚创新文化氛围、重视创新能力和意识教育培训、扩大人才奖励覆盖面、增加科技投入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地质调查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文章根据中央对人才工作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创新、科技驱动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局系统人才发展的原因,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培养领军人才、复合人才、国际人才、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