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随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加更快速地增长。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形成债务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存在统计口径不统一、债务复杂分散等问题,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无法精准测度,给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添了难度。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成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度方法,从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两个维度分别对现有测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从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压降存量隐性债务、强化问责制度机制三个角度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PPP模式经过3年多的理论和实践摸索,取得明显进展,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泛化滥用PPP、甚至借PPP变相融资等不规范操作等问题,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所以,进一步认识和规范PPP项目融资,有助于推动PPP回归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本源,促进PPP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以及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信合作"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是如何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形式PPP模式是否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分析。为了缓解债务压力,需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迅速扩张,尤其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后,为配合中央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PPP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对适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也应看到背后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PPP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化解能力,不仅是保障地方财政安全、提升政府信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也为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政府负债中的隐性负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巨大、隐蔽性强等特点,从政策性债务、<预算法>、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分析政府隐形负债的形成机理,提出政府转变观念、隐性负债显性化等预防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过度的建议,并首次提出了"呆账准备金"及"二次扣除制"等控制地方政府负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9年以来,由于希腊、西班牙等国主权违约事件不断发酵,引起了大范围的政府债务融资危机,现已渐渐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证实了预算外和官方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隐性债务以及或有负债的危害性,使政府债务违约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显而易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各领域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诸多方面,例如市场信用、规模、结构等这些方面引发的金融风险、财政风险所做出的分析,另外也分析政府的职能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原因以及应对的风险对策,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投融资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存在化解存量债务和去杠杆的需要,担保机构作为市场化的融资方参与PPP项目,为项目投融资提供担保,能起到优化项目资源配置和保障项目实施的重要作用。本文站在担保公司角度从PPP项目投融资项目筛选、风险分担、风险防范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担保公司介入PPP项目展业与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国家再次鼓励运用PPP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以来,相较于市政、交通、环保等行业的喧嚣,农业领域的PPP推广应用显得相对的寂寞,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农业PPP项目占入库项目的比重不足千分之三。尽管面临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质疑,但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考虑,加快农业领域PPP的推广应用对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直面当前农业领域PPP模式推广应用的困境,通过对潜江市运用PPP模式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实践的梳理,总结分析潜江市活学活用PPP模式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做法,从资金筹措、项目收益、风险防控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农业PPP推广应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危机度进行整体量化,结合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在D地方政府的应用,最终使D地方政府预测年的债务整体危机度处于安全状态,从而达到债务风险预警的目的。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为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提供不同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增加是在2008年以后,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庞大,特别是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已经是其地方财政收入的数倍,远超过了其正常的偿还能力。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要从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出发,通过运用地方政府债务最适规模模型,将实际债务情况与最适债务情况对比,找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找出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建设资金的需求加大,导致政府债务规模逐渐增长。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政府的投入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急需有效的措施,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防范治理,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建设因其带动行业广、解决就业多、正外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国家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严重、政府举债规模受限背景下,EPC项目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方向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受制于流动性限制,F-EPC模式未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本文结合湖南凤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析EPC项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建设资金的需求加大,导致政府债务规模逐渐增长。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政府的投入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急需有效的措施,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防范治理,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以地方政府负债中的隐性负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巨大、隐蔽性强等特点,从政策性债务、《预算法》、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分析政府隐形负债的形成机理,提出政府转变观念、隐性负债显性化等预防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过度的建议,并首次提出了"呆账准备金"及"二次扣除制"等控制地方政府负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PPP项目运作流程复杂,风险多种多样。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是PPP项目运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PPP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是政府转变职能,打破垄断,让社会资本平等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地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控风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农发行开拓业务"蓝海",促进业务转型升级,推动改革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步伐,政府债务规模快速膨胀。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从而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财政工作中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立足于审计实践,通过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偿还机制分析、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提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PPP项目的投资立项热度不断提高,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PPP项目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建的特殊模式下,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下,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降低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尽管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社会资本风险相对较小,但是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立足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分析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社会资本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PPP模式以其收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优势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将资产证券化引入PPP项目,在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对于缓解社会资本方资金压力,增强项目运作的独立性,保障PPP项目的平稳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存在未真实出售、政府信用度、债务性风险等方面问题。因此,需要从搭建理论框架、强化政府权力制约机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规划等方面来规范健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与应用,推动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