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将信息要素纳入生产模型中分析了信息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并从强、弱关系的视角理论分析了农户社会网络对获取技术信息的影响机制,以淡水养殖户微生物调水技术采纳为例,建立计量模型检验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掌握新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技术;在中国农村的社会背景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不能完全解释农业新技术信息传递机制,表现在:强关系对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有显著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农户获取新技术信息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需要借助由强关系充当的关系桥;弱关系在信息流动中的作用不一定大于强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网络中,强关系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而在斜向网络中,弱关系通过关系桥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资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在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中的作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变化及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出现返乡农民工本土创业的热潮。本文以湖北省两个自然村的14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出强弱连带在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中的相对影响力理论模型,得出本地强连带更具影响力的基本判断,指出外地弱连带断裂的现象,并对外地弱连带断裂做了深层分析,期望能为返乡农民工有效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创业机会识别、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借贷活动十分活跃,但存在一定风险。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强弱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通过民间借贷组织D村M小组的案例,尝试解释民间借贷组织发展活跃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风险。研究发现:民间借贷组织通过占据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利用低成本的信息获取机制、规避风险的P2P贷款机制、有效的惩罚机制、熟人社会的"陌生人"机制和重复博弈下的小额信贷机制,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得收益;民间借贷组织嵌入在社会网络中,受强关系和弱关系共同作用;强关系有利于组织运行,但可能滋生监管风险和管理风险;弱关系有利于组织扩张,但可能产生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包括工具变量法在内的多种内生性处理方法,实证研究隔代照料与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提供隔代照料总体上有助于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提升28.2%、平均每周非农劳动时间延长14.52个小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隔代照料对年龄在30~39岁、初中学历的农村育龄女性的影响效应最大;较“离土型”农村育龄女性而言,隔代照料对“离乡型”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积极作用更大;隔代照料对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效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对有0~2岁学龄前儿童的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正向影响最显著;隔代照料对东部地区的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效应最大,西部次之。据此,本文提出鼓励家庭支持体系构建和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并行、依据不同女性群体特点完善女性就业保护制度以减轻农村女性幼儿照料负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霞 《农村经济》2006,(11):121-124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辽宁省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去向进行分析,从而为她们的城市就业状况提供素材。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总体比较差,表现在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工资低等方面,受教育年限是影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去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年限次之。  相似文献   

10.
农村女性就业是就业扶贫的短板之一,女性就业关系着脱贫进程和社会文明程度。研究就业扶贫背景下农村女性就业实例,分析农村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北省农村女性就业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成都市为例,通过对511份问卷数据的分析,客观描述女性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生态现状,分析女性灵活就业群体就业实现的驱动机制,提出促进女性低端灵活就业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女性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2004年对江苏省3个地区12个城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女性具有明确的迁居意愿,而越是教育程度高、非农工资高、非农工作年限长、未婚的年轻女性,越倾向于迁居城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关注农村女性的就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农村土地权益对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突显而人口迁移又反过来影响其在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以及迁移行为对土地权益处置影响的性别差异,为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年339个城市或地区数据分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构建Logit模型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其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研究结果:(1)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自行耕种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主要是在婚姻中的女性迁移影响显著强于男性;(2)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转租的影响比男性略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迁移时间的影响显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农村土地权益保障较弱,但是女性的非农迁移对其家庭农村土地权益流转的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4.
试论女性农业化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深入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并逐步地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在实际转移过程中 ,农村女性转移的量少 ,转移的代价也大 ,由于户籍、性别、素质、生育、家务以及土地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制约 ,绝大部分农村妇女无法彻底地脱离农村 ,因而被滞留在农业上。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 ,无论对农业、农村的发展 ,还是对农村妇女自身的发展 ,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农业发展的角度 ,多数学者得出了“农业女性化”的认识 ,即更多地或完全地关注农业劳动力中女性比重上升给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而只有较少的学者 (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及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性别视角,本文首先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收入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CFPS2018截面数据,对于互联网是否能够提高女性的创业概率进行实证研究,并且通过工具变量法对上述实证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提高女性的创业概率,互联网使用对女性的创业概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的女性劳动力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农村女性身体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弱、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普遍较低等自身原因以及性歧视、行业需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女性的非正规就业现象凸显.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素材,研究了农村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并讨论非正规就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期为政府解决农村女性的非正规就业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详尽分析了农民务农收入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主要农业政策的可能影响,通过计算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转移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进而认为在公共政策层面上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和统一劳动力市场,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此,政府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逐步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抓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