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8年开始我省就已与台湾有着农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年来双方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好处。至今,到我省落户的台资农业项目已达1000多家,投入资金10亿美元,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与1978年对比,我省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倍。我省利用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似的优势,先后设立了厦门海沧、杏林、集美和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以及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农业已成为闽台合作的重要领域。研究表明,闽台农业合作要更上一层楼,目前必…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清流县引进台资农业企业,对本县农业青龙果蔬有限公司成功引进、种植台湾蜜雪梨,带动全县优质茶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全县已种植蜜雪梨1000多公顷,引种了四季春、金萱、软枝乌龙等台湾优良品种茶叶,聘请台湾制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台湾制茶设备和工艺,制作的茶叶获得第一、二届‘诲峡两岸茶化交流暨茶王邀请赛”铜奖和银奖。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已批办台资农业企业17家,总投资687.10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25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技术项目--永春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造合作计划进展顺利,成效喜人.改造后的芦柑优质果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达到6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0%,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永春芦柑已逐步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化.  相似文献   

4.
泉台农业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峡两岸已先后加入WTO新形势下,泉州台湾农业科技合作前景广阔。泉台近在咫尺,同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农业资源和品种相似,农作制度基本相同。台湾同胞有半数人祖籍在泉州,血缘相通,无论是自然环境或是风俗民情,泉台之间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泉州投资环境较好,机制灵活  相似文献   

5.
<正>闽台农业合作是两岸经贸活动的基础产业,也是先行产业,自1981年全国首家台资农业企业落户漳州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全面发展。闽台农业合作走向深入目前,福建是台资农业项目最密集的省份,大陆现有15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其中4个在福建,为全国最多。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计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龙海市不断加大对台引进力度,努力拓宽闽台经贸交流合作领域,实现了以对台农业引进合作的开放开发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促使龙海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目前,龙海对台农业合作开发正向链条式、区域化、全方位、综合性、高层次、大效益方向发展。迄今通过台资企业出口创汇1亿美元,占全社会出口总值的80%。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龙海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辽准优势,获取闽台农业合作胜券龙海市曾以农业发达县著称,素有福建“乌克兰”美誉,在1994年、1997年被国家列为漳…  相似文献   

7.
今年闽台交往应该如何更好开展,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机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近年来闽台经贸文化交往与合作总体发展形势较好经贸交往方面。从1997年到1998年10月份,全省批准台资项目5436个,金额100.64亿美元。在闽台贸易方面,台湾物品输入祖国大陆由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闽台产业分工逐步深化,形式趋向多元化。台湾部分资本和技成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少量第三产业也扩散转移至福建。两岸直接“三通”将由局部向全面逐步推进。农业合作方面。从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从台湾引进包…  相似文献   

8.
<正>4月27日,以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主席张启盟为代表的台湾农业交流考察团慕名来到江西抚州,希望寻找合作项目。目前,抚州市有台资企业127家,投资总额达8.25亿美元。2014年,这些台资企业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从台湾进口400多万美元。台资企业在抚州市引进外资中独占螯头,占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的70%。按产业分,一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8%,二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68.5%,三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23.5%。二产企业中,又以轻纺、服装、制鞋等产业为主,有30多家,约占抚州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9.
数字     
4月27日,以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主席张启盟为代表的台湾农业交流考察团慕名来到江西抚州,希望寻找合作项目。目前,抚州市有台资企业127家,投资总额达8.25亿美元。2014年,这些台资企业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从台湾进口400多万美元。台资企业在抚州市引进外资中独占螯头,占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的70%。按产业分,一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8%,二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68.5%,三产企业占投资总额的23.5%。二产企业中,又以轻纺、服装、制鞋等产业为主,有30多家,约占抚州台资企业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10.
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持续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推进闽台农业互动发展,对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台湾经贸、农业发展入手,分析闽台农业合作发展情况,提出加强闽台农业互动合作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龙海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缘相临、血缘相亲、生态相似、语言相通的优势,依托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些载体,以福建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大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力度,积极实施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揽子引进规划,提高了农业外向度,加快了农业升级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台农业合作呈现出“三多一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引进项目多。截止2002年底,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41家,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的企业21家、上亿…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成为台湾农产品"登陆"集散地近年来,闽台交流合作往来日益活跃,福建屡推惠台先行先试措施,简化台湾农产品输入通关手续,实施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加快建设福州、厦门、泉州、宁德和漳州等地的海峡两岸水产品、水果集散(物流)中心,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农博会、林博会、茶博会等大型展会,渐成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的物流集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福建5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逾57亿美元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日前在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表示,过去5年,闽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福建累计实际利用台资57.9亿美元,对台贸易额达482.2山东已实际使用台资突破200亿美元山东省台办主任张雪燕在日前举行的山东省台协会长暨台商恳谈会上介绍说,截至2012年底,山东已批准台资项目8386个,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北京与台湾保持了密 切的交流与合作。台商在京投资不 断增加,截至2004年底,台商在北 京注册投资企业累计2013家,实际 吸收台资4.8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 外资项目及吸引外资的9.3%和 3.2%,涉及电子、机械、化工、食 品、房地产、餐饮服务、娱乐业等 领域。仅2004年,北京市台商投资 项目76个,合同台资达到8322万 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达2223万美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讯     
《中国经贸》2005,(2):88-91
2004年泉州鞋类出口量居全国第二,2004年福建共检验检疫进出境货物50万批174亿美元,2004年福建吸引合同外资53.7亿美元,2004年台湾进出口总值3419亿美元,福建2004年吸引台资及对台贸易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3月,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建立"海峡两岸 (海南 )农业合作试验区".截至 2002年底,在琼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 355家,实际投入资金 2 8亿美元,承包开发土地面积 20多万亩,引进各类优良品种 500多个.台商投资海南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台资"龙头"农业企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漳州实验区的建设,使漳州市对台农业合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引进审批台湾农业项目速度加快。全市累计审批台资农业项目 516个,总投资 8亿美元,合同金额 7 6亿美元,实际到资 4 1亿美元;二是投资规模扩大。建区后引进的台资项目平均总投资为 132万美元,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达到 19个;三是投资项目多,增资额大。建区后已有 23家台资企业注册增资扩大生产规模,增资额 6 143 7万美元。尤其是实验区重点企业有半数以上增资扩大规模;四是不断拓展投资领域。台商投资现已延伸到农产品运销、对外贸易乃至观光…  相似文献   

18.
<正>闽台农业合作有其独特优势,福建省是台商农业投资的首选地区,利用台资农业合作项目总额在全国首屈一指,显示福建农业发展的特色。本文研究分析闽台农业合作的态势,以期进一步发展两岸农业"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作为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何利用“五缘”优势推进“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给予“试验区”的特殊政策,实现闽台两地的互补和“双赢”,发挥“试验区”的作用?就闽台农业优势互补来看,大力推进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贯彻中央关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总结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现状,并探讨推进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在津投资的现状 天津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台经济工作,全面推动津台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台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7年8月底,天津市批准设立台资企业1949家,合同投资总额70.8亿美元,其中合同台资额5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