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沙棘粕为原料,加入适量纤维素酶经酶解反应后得沙棘低聚糖,以低聚糖提取率为测定指标,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对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pH为6,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5h,纤维素酶添加量条件为0.4%,在此条件下测得沙棘低聚糖的提取率为42.81%,沙棘低聚糖的含量为84%。通过试验,对沙棘提取低聚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出确定最佳条件,为进一步开放沙棘低聚糖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桃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解加工桃汁,研究了不同果胶酶酶解桃浆对桃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并优化了果胶酶酶解桃浆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择C酶作为试验用酶;当加酶量为0.09‰,酶解时间30.0 min,酶解温度47.0℃,出汁率提高了14.79%.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茶陵白芷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茶陵白芷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最佳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主次排列顺序为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超声...  相似文献   

4.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大米淀粉酶法水解制糖工艺,以加酶量、温度、时间、料水比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大米酶解制糖的较佳工艺条件是α-淀粉酶添加量15U/g、温度55℃,时间30min、料水比1:9.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水解温度3个因素对黑豆粉糊液黏度的影响,优化了黑豆速食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工艺条件:酶添加量为4.85U/g,酶解时间为21.32min,水解温度为69.77℃,黑豆粉糊液黏度为48.92mPa·s,比未处理的黑豆粉糊液下降了43.05mPa·s,影响黑豆粉糊液黏度主要因素依次是温度、添加量、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柑橘和蒲公英为主要原料,研制柑橘蒲公英保健饮料,并探讨各因素对柑橘汁酶解、蒲公英浸提及饮料调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汁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3的比例添加,添加量为0.6%,pH值3.0,时间3h、温度50℃;蒲公英的最佳超声浸提条件为超声频率40 kHz,料水比1∶30,温度80℃,提取2次,每次1.0h;饮料最佳调配工艺为冰糖10%、蒲公英浸提液20%、柑橘汁8%、CMC 0.3%、柠檬酸0.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步酶解法,以金枪鱼碎肉蛋白为底物,蛋白水解度为指标,分别研究内切酶、端解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胃蛋白酶作为第一步水解用酶,胃蛋白酶添加量为800 U/g、酶解时间3 h、温度35~40℃、pH值为2.0、底物浓度(即鱼肉与水质量之比)为1∶7时水解效果最好;风味酶作为第二步水解用酶,添加量为52 000 U/g、酶解时间2 h、温度50~55℃、pH值为7~7.5时水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薏米为原料,加以沙棘汁进行发酵制得一种新型薏米沙棘醋口服液。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对发酵时间、初始酒精度、发酵温度和醋酸菌种子液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醋酸发酵工艺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薏米沙棘醋最佳醋酸发酵工艺为:起始酒精度8%vol、醋酸菌接种量9%,32℃恒温发酵6 d。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酶法制备大米蛋白,通过不同蛋白酶的酶解实验,得出胰蛋白酶的产品质量和收率的综合指标最优,并比较得出最优的米渣水解用酶为胰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胰蛋白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为0.2%,酶解pH为7.4,酶解温度为40-45℃,酶解时间为14h。为进一步改善大米蛋白的质量,通过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在胰蛋白酶酶解过程中添加高效蛋白酶制备优质大米蛋白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复合对仿栗籽蛋白进行提取,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仿栗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总加酶量500 U/g,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配比5∶5,料液比1∶2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pH8.0。该条件下仿栗籽蛋白提取率为74.33%。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以沙棘、陈皮、百香果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复合饮料。实验结果表明,沙棘陈皮百香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制作工艺为混合汁(沙棘汁∶陈皮汁∶百香果汁=2∶1∶2)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01%,同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0.1%,90℃常压灭菌15 min,此条件下制作的复合饮料感官评价最好、稳定性最优。  相似文献   

12.
茶油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0%以上,营养价值高。目前提取油茶籽油常用的技术中,压榨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残油率高;浸提法操作安全要求高,提取成本高,还有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不利;水酶法出油率高,操作条件温和,安全无污染,能有效去除油料本身含有的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但是成本较高,酶解时间过长,工艺实际操作难度大。本研究在对比了各种提取油茶籽油技术的基础上,对水酶法工艺进行实验分析,得出四种实验酶制剂中,果胶酶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实验条件在酶的添加量为2%、时间为4h、温度为50℃,pH值为4.5时,出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芝麻粕为原料,利用多种蛋白酶对芝麻蛋白进行水解,最后选择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及木瓜蛋白酶3种进行复合酶解。在固定料液比为1:5和加酶顺序为碱性-中性-木瓜的条件下,得出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0.5%,pH为9.5,温度50℃,酶解时间为2h;中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0.6%,pH为7.5,温度35℃,酶解时间为3h;木瓜蛋白酶的加酶量为1.5%,pH为6.5,温度50℃,酶解时间为3h。酶解后,总氮回收率达到63.14%,三氯乙酸可溶性氮指数可达55.11%,多肽转换率可达48.99%。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苦荞作为原料,研究苦荞黄酮提取过程中超声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出最佳苦荞口服液调配工艺。实验表明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超声波温度45℃,此时黄酮的提取率最高,利用最佳提取条件进行苦荞黄酮提取分离,确定调配工艺黄酮浓缩液添加量为80%、安赛蜜添加量为0.25%、木糖醇添加量为5%、山梨酸添加量为0.025%,纯净水补足,此时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无添加糖类婴幼儿米粉酶解后的DE值及其对辊筒干燥工艺产品的影响,选取α-淀粉酶4000 SG、常温、底物浓度50%、酶添加量0.0056%和酶解时间30 min作为最佳的酶解条件,并在此酶解条件下确定辊筒干燥工艺参数为蒸汽压力0.6 MPa,转速1000 r·min-1,验证了无添加糖类的婴幼儿米粉生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优化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提取杜仲籽粕蛋白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pH值、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杜仲籽粕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对杜仲籽粕蛋白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10,碱性蛋白酶用量32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15rain。在此优化条件下,杜仲籽粕蛋白提取率可迭74.28%。  相似文献   

17.
马自强  李应彪  王陈强 《现代食品》2020,3(5):100-105,115
本文以加工番茄为原料,模拟工业生产工艺制备番茄汁,添加从酸奶中分离鉴定所得菌种,驯化制成复合发酵剂,研究优化发酵番茄汁的加工工艺.发酵菌种鉴定结果为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优化获得了制备发酵番茄汁的最佳工艺: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时间14 h、发酵剂添加量1‰、发酵温度37%,发酵终点PH值3.96.  相似文献   

18.
玉米醋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去胚玉米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造玉米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玉米醋的生产工艺条件。试验表明,玉米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玉米液含糖12%、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添加量0.7%、发酵温度32℃、发酵时1.77d。所酿玉米醋具有天然玉米色泽、酸味柔和且有浓郁醋香味.  相似文献   

19.
木薯与薯蓣粗纤维提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和薯蓣为原料,通过酶(糖化酶,α-淀粉酶)一物理结合法,对影响二者中粗纤维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薯粗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料液比1:3,浸泡时间4h,原料粒度80目;酶解料液比1:5,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65℃;薯蓣粗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料液比1:4,浸泡时间3h,原料粒度80目;酶解料液比1:8,酶解时间1h,酶解温度65℃,得到的粗纤维纯度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随着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只有打造农产品专属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作为太谷县的名优特产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壶瓶枣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存在巨大的经济与文化价值,然而其品牌竞争力始终无法与国内其他红枣品牌抗衡。究其原因,是缺乏品牌建设。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太谷壶瓶枣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