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凤英 《特区经济》2011,(6):262-264
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质量门"事件和全球贸易摩擦却使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效率、效益、技术、品牌、成本等方面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离真正的"世界工厂"还相距甚远。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为契机,加速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
翻阅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不能抹去的重要一笔。30年里,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并成为一股影响世界的力量。。然而,成绩的背后,危机也开始浮现。从2007年开始,“中国制造”问题多发,从食品到药品,从生活用品到儿童玩具。而在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业再次受到创伤。受人民币汇率变化、国际原材料涨价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倒闭,官方数据是去年大约有2000万失业农民工踏上返乡之路,制造业生存和发展压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走出危机:上海制造业企业转型的“纵横”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肇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各个发达经济体,目前这一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及外向型经济前沿的上海制造业受波及极深,低迷程度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上非常罕见.同时,近期中央提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推进上海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眼于上海制造业如何走出危机,提出了纵向及横向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4.
郑千千 《黑河学刊》2010,(11):20-22
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已经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扩散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致使全世界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过后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全球经济社会危机,各主要经济体都陷入到了经济衰退中,今后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金融危机过后,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揭示这场危机的深刻本质和根本成因,提出根本性的有效规避和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危"为"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危机"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文件。而德国"工业4.0"是通过开展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来使德国制造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德双方希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下,深化双边合作,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国家制造业变革以及共赢。  相似文献   

6.
国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王晓明近期撰文指出,“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对制造业在推动贸易增长、提高研发和创新水平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翻阅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不能抹去的重要一笔。30年里,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并成为一股影响世界的力量。。然而,成绩的背后,危机也开始浮现。从2007年开始,“中国制造”问题多发,从食品到药品,从生活用品到儿童玩具。而在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业再次受到创伤。受人民币汇率变化、国际原材料涨价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倒闭,官方数据是去年大约有2000万失业农民工踏上返乡之路,制造业生存和发展压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它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人们常常把装备制造业比喻为“工业母体”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制造业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近期全球经济普现触底反弹迹象;虽然中国目前暂时失业率仍高、需求不足,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实施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措施及中国政治稳定的大背景,为中国经济进入复苏历程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积极因素和基本面已经显现,预期中国经济将在2009年年底开始、2010年率先走向全面复苏历程——虽然过程还会复杂曲折;面对大环境变化趋势,我们应该分析世界制造业发展新形势,抓住发达国家经济恢复过程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的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措施,加快我国迈向"全球配置型"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史上先后出现过英、德、美、日等4个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制造业中心或称"世界工厂"有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标志,网络时代世界制造业中心有其新的内涵和特征。中国虽然还称不上"全球配置型"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其发展趋势是制造业各产业在由"加工型"和"生产车间型"的制造业中心向"全球配置型"的世界制造业中心高级形式转变。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际转移的重要目标产业。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越来越被追捧,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为全世界制造低价产品,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国寡品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能树立起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有两个支撑点:其一基于扭曲国内劳动力、土地等低级要素的价格与人民币汇率;其二基于畸形依赖跨国集团提供的技术、品牌等高级要素。这种非市场化的模式具有无法克服的"饮鸩止渴"性,内生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阻力。尽管"中国制造"凭借自身打造的扭曲性低价与跨国集团的品牌与技术走向全世界,但中国出口企业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受制于人的"打工者",整体上却丧失了品牌创建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原动力。在维持"世界工厂"模式的框架下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恐怕是幻想,在市场主导下摆脱"世界工厂"模式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理性出路。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值此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节点,本刊推出"重振实体经济探寻中国经济原动力"系列报道,为中国企业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为中国实体经济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中国·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办;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经过当前这场八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凭借大国之中的最佳表现,"中国崛起"的成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目标也由此加快从单纯"赶超"向兼顾"被赶超"转变,中国和其它国家围绕中国"赶超"与"被赶超"的较量也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贸易秩序重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世界工厂”转型关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林 《浙江经济》2009,(10):39-39
5月20日全球商业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丧失了世界最低成本制造市场的地位,“世界工厂”称号或将让位于墨西哥和印度。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成本逐渐接近,中国只比美国工厂低6%。  相似文献   

18.
<正>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而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制造及应用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仑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也强势崛起。过去的两年,北仑区石化、钢铁等临港工业处于低迷时期,装备制造业凭借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逆势上扬,为北仑乃至全市工业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2016年8月,北仑区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超过长期稳居北仑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德国经济却表现良好,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拥有非常厚实、坚固的实体经济.重塑“实体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更是本轮金融危机何时结束的关键所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一剂良药,对于我国也不例外.当前分析我国实体经济的现状,找出维护实体经济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0,(15):56-58
上个世纪末,在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中,中国凭借着资源及成本优势承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的制造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全球贸易大国。但是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纠结于复苏与平衡之间的全球经济,越来越凸显出其复杂性,全球的贸易模式也正慢慢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