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探究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于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分值,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借助A rcGIS软件测度其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不高,均取值在0.1~0.7,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省份间发展质量存在中低程度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中低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呈现东部高、西部低、中部中等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才流动理论,构建VAR模型,利用SPSS25.0和Eviews10.0软件处理陕西省2006—2020年的统计数据,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流动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动态交互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比科技人才流动对科技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经济高质量发展比科技创新对科技人才流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科技创新比科技人才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结合陕西发展实践,建议以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陕西科技创新;以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为统领,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构建陕西良好有序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面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创新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创新活动相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过程更显著地跨越了企业、行业乃至国家边界,呈现出多类别主体竞合、多范式协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构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规律框架,从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范式的多样化与创新行为的生态化三个维度挖掘创新规律的新特征与新内涵,指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异质性数字主体及其复杂关系构成的系统,并以多层级、多主体、多模式协同共演的机制运行。以期对新形势下的创新政策、创新实践与创新管理研究贡献实践启示与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6.
7.
戚凤雨 《科技和产业》2023,23(7):151-156
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著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同时数字经济推动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也能提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9.
蔡春林  张霜 《亚太经济》2023,(1):143-152
通过深入研究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2001—2020年中国外贸一线与二线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确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是助力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后发现,中国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科技创新是实现强国的关键.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时代意义.以中国2003—201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算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研究东中西三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总体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亟须因地制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区域之间进行资源合理调配,补短板,提质效.  相似文献   

12.
13.
以2005—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检验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的独立效应及协同效应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独立效应方面均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其驱动作用较弱;在协同效应方面,二者的协同作用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同时表现出“1+1>2”的效果。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邱冬阳  白玉铭 《改革》2023,(5):54-73
基于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弹性约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弹性约束会降低投资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其中间效应占比偏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弹性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小。关于新旧常态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未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该设定高目标值与低弹性约束,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则应该赋予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较高的弹性约束。  相似文献   

15.
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工业地理学视角开展了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通过从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和规模效益6个维度构建省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8个重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构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度中国30个(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省份2010—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考察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空间范围内有正向溢出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基于此,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重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量到质转变的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的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我国经济在向高质量转变的过程中仍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结构失衡等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经济向高质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挑战的分析,提出了三大产业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强调指出,蓝色经济是开放经济,必须内外双向开放,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我们要用心把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抓住关键.高点起步,确立鲜明的开放引领取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熵权法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4—202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上升态势,整体表现出“拮抗-磨合”的演进形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展”的相对发展形势;石家庄、保定等设区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衡水、承德等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差的设区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孙静 《天津经济》2022,(9):39-42
科技服务机构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省级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高质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省级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对天津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求进行了判断,深入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总体现状,总结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并结合天津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在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布局建设科技服务业综合体、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建设、推进科技服务平台体系网络化发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