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他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传统落后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山区县,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本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发展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发展。”这对于西部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视野、新策略及新措施是当务之急。作者就21世纪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谈一点看法和建议。一、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大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西部…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启明西部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高的比重,开发与振兴西部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重视西部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现就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谈管见。一、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第...  相似文献   

4.
来信选登     
你好,我经常阅读贵刊,觉得贵刊曾经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次写信给编辑部是想讨论一个问题:建设西部和谐的社会,必须发展西部农业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它是缩小地区差距,增进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部署。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农机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是重中之重。西部地区只有发展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通过…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就整体水平来看,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趋于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为了改善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生产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在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寻求新的出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分析了影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最后就实践探索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融入"互联网+新模式"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聂艳  刘小艺 《消费导刊》2011,(11):58-59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发展农村工业为切入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城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工业化是在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在情况下,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工业以及其它非农产业,并以此为契机,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落秘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的过程.本文通过与东部地区的比较,对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工业数目少、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素质低等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约占56%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农业经济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本文主要从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出发,研究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形势,并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的路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其本质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野萍 《商》2012,(20):67+66
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民族制约着每个人的经济生活和人们的经济关系,是经济的必要社会形式和属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民族自身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采取走特色经济的道路。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两个角度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由于其经济、技术、文化比较落后,信息、观念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滞后,因而决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此,本文就西部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五年的正规化发展中成长迅速,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实用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传递市场信息、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规模、实力、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这些方面进一步不断完善,是合作经济组织更加健康的发展途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快速发展与调整时期,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方针的重要指向。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西部山区面对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如何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和发挥自身在资源开发、投资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拥有自身特色的外向型农业,已成为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不惴浅陋,以恩施自治州的农业开发为例,对西部山区加快开发的途径作初浅探讨。一、瞄准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化、外向型、生态型农业,是西部山区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还未从粗放经营中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部、中部大部分地区,占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目前还处于经济欠发达状况。但我们决不能再走粗放式开发、掠夺式发展的老路子。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应用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改善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如何应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和进行实践,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经济模式不断产生,网络经济由于其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表现出的突出优势,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但是,目前城市人群使用互联网还是占主流地位,而互联网跟贫困地区农民、农村、农业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并且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应用更加稀少。本文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来探讨、分析网络经济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英 《商业时代》2007,(19):100-101,99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农牧区,生产经营以农牧业为主。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除了依靠政府扶持外,还要着眼于提高农村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深化市场化程度,释放农村经济生产潜力。本文依据在云南丽江市古城区的调研情况,针对农业经营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协会组织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以及金融支撑体系薄弱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2008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鉴于此,本文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政府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中关于农业方面强调全省“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坚定不移地‘大办农业,办大农业’,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也是湖北的优势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坚持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占全国总面积90%以上,12亿人口,就有9亿农民,由此可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是社会政治安定的基础。历史经验值得注意,1959—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受  相似文献   

19.
转移西部农村劳动力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村经济繁荣,是西部2.85亿农业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西部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但文化素质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劳动力转移可实现就业,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劳动力的顺利就业与劳动力的素质密切相关。劳动力素质对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收入、工作稳定性以及社会稳定性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现,只有搞好西部农业的开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最终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如何在西部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改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切实推动西部大开发等等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