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会计信息失真不仅限于会计作弊,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归纳起来,会计信息失真有如下类型:  相似文献   

2.
娄淑敏 《中国经贸》2012,(14):224-224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况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与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危害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毕锡光 《中国经贸》2012,(2):151-151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实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探究,提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曾懿豪 《中国经贸》2009,(24):178-178
有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个老话题。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施行新的会计准则,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严重,造假案不断被揭露,人们普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5.
马津梅 《天津经济》2015,(2):63-64,69
会计信息公开性、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十分突出的问题,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找出导致失真的原因,才能有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解决办法。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嵩 《辽宁经济》2005,(7):102-103
以往人们谈论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拟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这样就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现,就是如何查找和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痕迹或线索。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其具有不真实、不正确的特性,发生后,总会在会计资料或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中留下痕迹或线索。此痕迹或线索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疑点。能否及时、准确地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疑点,则决定着能否及时、准确地使会计信息失真得到查处。因此,研究和运用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疑点的技巧非常重要。(一)确立科学的检查思路1.确立科学的假设观念。会计信息是否失真只要通过检查才能最后确定。但在检查之前,作为检查者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被…  相似文献   

8.
程颖  王俊丽 《辽宁经济》2006,(11):97-98
随着国际社会会计信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会计信息越发显得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等日趋规范化和透明化,社会各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信赖性越来越强,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长期以来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样一个历史性和国际性的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正在困扰着会计信息工作,损害会计的信誉和良好形象。研究和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失真的原因、失真的危害以及整治失真的对策,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芮欣 《中国经贸》2010,(14):219-220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分析了会计失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老问题。西方国家历史上也曾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本文通过考察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和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实客观普遍地存在着,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会计工作上,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3.
赵丽娟 《中国经贸》2014,(10):222-222
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银广夏、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出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在逐渐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背景环境下,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出发,对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升会计信息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应通过会计信息的监管、证券市场会计行为主体及其会计行为的规范,达到对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隐患,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仍具有普遍性,也可谓是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顽症之一.文章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形式出发,详细阐述了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从而达到会计信息管理规范化、完善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龚莉 《中国城市经济》2009,(Z1):115-116
所谓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是指会计信息虚假地地反映企业单位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了不利因素的一种现象。本文把影响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放在首位进行讨论,然后又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制定政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国务院做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今天,研究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国有施工企业的实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有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主观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8.
杨纯玫 《中国经贸》2012,(12):238-238
对与会计信息来讲,失真与真实是完全相悖的两个概念。我们只有了解了会计的真实性,才能够对失真状况进行判断。真实是从与现代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角度来讲的,客观事物的确是个认知的标准。由于会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固有局限性,人的知识的相对性,其认知的有限理性,再加上会计对象本身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依据会计标准生产的会计信息只能是相对真实性,标准性失真或制度性失真在所难免。可见,会计信息客观认知.也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还存在一个弹性区间。  相似文献   

19.
张欢 《中国经贸》2010,(22):198-198
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宏观调控、微观经营以及投资人,债权人了解经营状况和做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会计核算环境不断变化,就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本文首先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在分析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淑娟 《辽宁经济》2004,(5):100-100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它们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要想防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