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经济区的特色与地位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区(以下简称经济区),系指陕西省的宝鸡市、汉中地区;甘肃省的天水市、陇南、平凉、庆阳地区;四川省的广元市、绵阳市;以及宝鸡(西安)、兰州、成都、安康铁路分局十二方共同组建的一个跨省区跨行业经济协作区域.  相似文献   

2.
山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地区,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平凉、庆阳地区.四川省绵阳、广元市及兰州、西安、成都,安康四个铁路分局等组成的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区(以下简称“十二方”),是西北地区第一个经济协作区.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西南、西北在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横向经济联合中走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正> 陕甘川毗邻十二方,包括陕西宝鸡市、汉中地区、西安和安康两个铁路分局,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庆阳、陇南三个地区以及兰州铁路分局,四川省绵阳市、广元市、成都铁路分局等。十二方位于我国腹部,交通便利,资源丰厚,工业有一定基础,人才聚集,富有发展潜力。由于长期受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等影响,商品生产和流通受到限制,优势未能得到充  相似文献   

4.
《开发研究》1987,(5):49-49
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地区、四川省绵阳、广元市、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平凉,庆阳地区以及兰州,西安、成都、安康四个铁路分局。在国家计委及三省协作部门指导下,于1986年11月中旬,在宝鸡市成立了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区,协作区成立半年多来,对发展经济联合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1987年4月协作区在宝鸡市举办了有23个省市区7,000多名代表及80多个经协组织参加的商品交流会.十二方2,600家工商企业的14.188种商品参展交易,洽谈项目120多项,成交额突破5亿元,第一次显示了协作区的经济优势和联合发展的潜力.并以浓郁的西部特色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开发研究》1988,(1):29-30
<正> 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联会第二届年会于1987年10月27至29日在川北重镇广元市举行。宝鸡市、天水市、广元市、绵阳市、平凉地区、庆阳地区、陇南地区、汉中地区,和成都、兰州、西安、安康四个铁路分局代表团共186人出席会议。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经(外)协办和廿肃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6.
<正> 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目前,其经济发展尚存在以下障碍因素:1.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落后。本经济区中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部分地区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60%左右。由于以农业为主体,造成劳动力密集的土地经营,整个经济效率低下,缺乏资金积累能力,又因加工业的弱小而不得不从事单一化的农业经营,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50  相似文献   

7.
<正> 一、协作区产生的客观基础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区(以下简称“十二方”)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 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发达的经济基础.十二方共处于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但在这一不发达地带中也有发达的地区(如绵阳、宝鸡),就是在不发达地区(如广元、天水、汉中等6地市)也存在诸如原料品种、资源盈缺、  相似文献   

8.
陕甘川毗邻十二方协作区刚刚成立,还处在萌芽阶段,今后应该怎样发展,其战略指导思想如何确定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11月,由兰州、西安、成都、安康四个铁路分局;宝鸡、天水、绵阳、广元市;汉中、平凉、庆阳、陇南四个地区组成了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联合会。一年多的实践表明,经联会是发展横向经酶联合的一种好形式,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协作区的优势和潜力,取长补短,共同  相似文献   

10.
张鑫 《开发研究》1988,(5):40-41
<正> 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毗邻地区,山水相连,习俗相近,历史上经济往来相当密切,因此,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实现区域性的共同开发,协调发展,既有必要,也是大有可为的。陕甘川毗邻十二方协作区,位于东西部的结合地带,资源比较丰富,工农业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商品流通日趋活跃。预计到“七五”末,全经济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可突破220亿元,财政收入可达14亿元。  相似文献   

11.
陕甘川毗邻十二方协作区刚刚成立,还处在萌芽阶段,今后应该怎样发展,其战略指导思想如何确定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取长补短、协调发展,是联合中缩小差别的首要问题。协作区虽然从整体上由于地处交界,地域广大,山水相连,民俗相近,客观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协作  相似文献   

12.
孙柏 《开发研究》1989,(1):41-44
<正> 目前,陕甘川毗邻经济协作区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形成协作区发展的障碍。一、基础上的不利因素。区域经济协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区域内部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关系,可以说是这些地区、部门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长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继续。所不同的只是这种原有的自然相互依存关系,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作用下,初步发展到自为阶段而已,尚未达到有机社会经济扭带联系。在这样的条件下组建起来的经济协作区,其基础是薄弱的。而且它的巩固、发展要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加速秦巴山区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药材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商品、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区人民脱贫致富。陕甘川毗邻十二方经联会于1990年6月12—15日在陇南地区召开了“秦巴山区中药材交易会”。来自京、粤、闽、鄂、豫、川、陕、甘的药材、医药经营的企业及其党政机关的代表约160人参加了交易会。这次交易会取得园满成功,总成交额达1011.4万元,超出预计指标一倍多。这次交易会向全国医药界展现了秦巴山区的药材优势,提高了其中药材资源的知名度,为今后开好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地理、自然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则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水平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但西部地区矿严、土地、水力、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待开发,中部则兼有东、西部的优势和劣势。如果集东中西部的经济优势为一体,利用东、西部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各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巨太差异态势,中部地区极易形成各自优势的对流辐射。因此,搞好位于东西部交联地带的陕甘川毗邻经济区,对于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促进各种经济优势的交融,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在生产力宏观布局方面,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地区等速发展战略或落后地区跳跃发展战略,二是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由发达地带逐渐向不发达地带推移的渐进过程,简述为平移式发展战略.本文着重探讨陕甘川毗邻经济地域的跳跃发展战略可行性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6.
陕甘川省际边缘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特困连片地区,也是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盲区,有必要通过发展本区域中心城市培育经济增长极,实现对边缘区的经济拉动和辐射。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甘川省际边缘区6个地级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然后分别从地理中心、与省会城市经济圈的边缘性和扶贫攻坚的效果角度对增长极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选取汉中市作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增长极城市,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争取成为国家贫困区率先发展试点城市;二是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周边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四是着眼未来重新规划拉大城市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7.
<正> 陕、甘、川三省结合部的宝鸡市、汉中地区、平凉地区、庆阳地区、天水市、陇南地区、广元市、绵阳市八个地市位于我国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中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是承东启西,开发西部的纽带。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承东启西、引进联合,以资源为基础,以协作为手段,取长补短,开拓发展”。具体讲,应搞好三个结合,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结合是: 第一,坚持自身发展与兄弟地市的协作、联合相结合。商品经济要求开放,任何一个城市和地区,如果一味在“封闭”中设计自己的战略,决不可能获取勃勃生机。因此,在陕甘川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乾隆时代,当时的西北官员当中,就有两人两度提出陕甘分闱的建议,自乾隆四年到乾隆十二年,时任川陕总督鄂弥达和陕西学政胡中藻两次提出陕甘分闱之建议,皆为军机处和乾隆帝所否决,陕甘分闱遂不能行。因此,从现有资料来看,陕甘分闱的首倡者应是乾隆四年时任川陕总督鄂弥达。  相似文献   

19.
陕甘青藏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土地面积258.5万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713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404.1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6.9%、5.5%和3.5%,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目前,陕甘青藏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77元,仅相当于全国的63.9%。  相似文献   

20.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3,(Z1):57-58
汉台的"美丽梦想"是:建设成"西三角"经济区的节点城市、陕甘川毗邻地区重要的物流港、西部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西部宜居城市和中华汉文化展示中心。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都为汉台"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汉台为此谋划了怎样的发展"理想"呢?奋斗目标记者:在"十二五"规划中,汉台制定了怎样的发展目标?牟晓非:按照我区发展的基础和今后发展的潜力,我区经过研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