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因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分析国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经验和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涛 《中国外资》2008,(9):244-24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另外,通过三结合的方式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状况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2008年开始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以及对就业指导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探索,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社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力,必须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地位,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环境,探索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专业引领提升就业指导力。  相似文献   

5.
苏琼 《投资与合作》2022,(8):199-201
受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及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许多企业积极转型和升级,缩减了传统工作岗位的数量,社会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竞争激烈。再加上我国积极实行教育体制改革,鼓励高校扩招,进一步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创新创业视角,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创业环境较差、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如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等,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时代进入到了大众化时代,相应地,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成因。促进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应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完善人才市场中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择业技能,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大学生从自我做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三个阶段。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大学生就业保障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学校、社会、政府联合行动,以高校就业指导、社会就业服务和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为主要内容,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总体来看,与普通本科生相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内容空洞和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过程不连续,没有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如何创新新时期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我们目前不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拟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激励性政策导向下,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改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决策取向。基层就业有其现实的特点,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因素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针对面向基层就业指导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面向基层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授课效果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合理择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此为出发点,选择以职业成熟度研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理论基石,分析了职业成熟度概念;职业成熟度理论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内容设计的依据;职业成熟度问卷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效性的评估工具等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