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经济体制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交通企业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企业共同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矿务局体制有望完成使命煤炭部把煤炭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放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矿务局体制转变为现代公司制度,是煤炭行业“九五”期间着力推进的改革措施之一。“九五”期间,具备条件的国有煤炭...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企业,特别是像武汉长江轮船公司这样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不管主观愿望如何,必然要进入市场,最终必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改善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接受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进入市场举步维艰从1991年开始,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对所属各运输公司实行工效挂钩,把各公司推向市场,结束了各公司吃总公司“大锅饭”的历史。武汉  相似文献   

4.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公司)是长航集团所属的一家专门从事石油及其制品运输的专业化企业。南京公司在“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适应市场、提高竞争能力”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系统创新”为重点,推动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以下简称“根本转变”)。 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实现“根本改变”的迫切要求 从国家的宏观环境看,“十五”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经迈  相似文献   

5.
一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这也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国有的港口企业,必须认识  相似文献   

6.
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十五”计划纲要的核心。体制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及供给能力的提高、保持经济增长的源泉。作为道路运输企业,只有根据运输市场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运力结构,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得到发展壮大,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抓好体制创新,增强运输企业的活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不断的完善,道路运输企业根据运输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时值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交通部《全民所有制交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必将为交通企业自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增强活力,提高效益,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实施办法》体现了“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和“改革的步子要快一点,胆子要大一点”的思想,有利于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推向市场;体现了搞好交通企业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实施办法》提出的交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交通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  相似文献   

8.
一、道路客运业发展目前遇到的难题1994年中央提出“两个转变”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加快了,力度加强了,道路运输行业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序幕就拉开了。但是,道路运输市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多年以后,市场竞争中应该出现的优胜劣汰、滚雪球兼并资产重组现象并没有大量出现,现代运输市场应该出现的主导市场、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没有出现,这就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道路运输行业中存在不完全市场经济的原因,它制约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有效竞争。我们的道路运输业市场化主要表现在入市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使施工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我公司从1989年底起,结合航务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经过五、六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成本管理办法——“内部预算切块包干”。这套办法的实施,推动了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公司为利润中心,基层为成本中心”的新格局,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实行‘响部预算切块包干”办法以前,我公司的成本管理是计划经济的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质量月活动,是在战胜洪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情形下开展的。振兴服务质量,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突击性的任务,而是一项常年不懈的长期工作。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持“质量第一”、“客户第一”,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才能在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会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九江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建立和健全了系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经济效益审计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生产,轻市场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益不高,缺乏活力,难以在国民经济中持续发挥主导作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只有抓好和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在市…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四自”方针的出台,实现了公路建设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那么,“三八双千工程”目标的确定,则有效地实现了公路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996年至2002年,一场以高等级公路为重点,使公路交通基本适应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三八双千工程”,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把诸多区域性建设项目和交通发展的整体网络规划建设连接起来,实现了缓解当前与适应长远目标的统一。浙江“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由此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正在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下,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从而克服企业由于承包经营而造成的“拼设备”甚至“杀鸡取蛋”的短期行为,使企业丧失市场竞争力。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要不断更新。更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更新,就是以同样类型和同样技术水平的设备替换旧设备;另一种是在新…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在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竞争机制还不完善、新旧管理方法交感作用的情况下,大型公路施工企业究竟如何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承揽更多的工程任务,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企业最高决策者和广大职工面前的不  相似文献   

15.
港口企业如何搞活,乃是当前各港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客户是帝王,财源在市场”。港口企业能否向市场开拓,就要看商务是否搞活了。本文谨就这方面抒发管见。为突出重点,仅谈货运商务,暂不涉及客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赵海培一、两种体制下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被称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也称之为“企业”。在两种体制下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生产经营单位虽然被赋予同一种名称,但内涵...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在全国经贸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力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建立起三个机制,即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旅客运输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树立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经营技术,强化市场营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是铁路旅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以下简称林大监理部)在立足黑龙江省内监理市场的同时.积极向外省拓展业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于企业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除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素外,还与林大监理部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保证。把“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知识型监理企业”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吴邦国指出:“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有全局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从外围式改革进入到实质性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