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质量来保证中国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的“逃往质量”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使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愈发表现的更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 ,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商品流动,即国际贸易;一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其中,最灵活、规模最大、起作用最大的是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一、对资本国际流动的认识最早的资本流动主要表现为间接投资,以后,直接投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接投资在整个资本国际流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其生产和销售,中小企业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在国外发展的机会在海外投资,以寻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1995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94年增长28.3%,达到3174亿美元。可以说,资本的国际流…  相似文献   

4.
国际流资格局变迁与中国外资流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外资流动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明显增强。2001年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同时陷入衰退,9·11恐怖事件的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促使国际资本更多地优先选择风险程度较低的“逃往质量”战略。同时,欧元现钞顺利进入流通,使得美元的强势地位再次受到挑战,日元的贬值趋势从2001年底到2002年初进一步加剧,而阿根廷金融危机则强化了国际资本对于新兴市场的高风险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镭  刘晶翚 《开发研究》2007,(1):151-153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如何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陕西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历年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于弥补资本不足、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本文对陕西省利用外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改善投资环境(包括“软”和“硬”两方面)、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立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佳丽 《中国经贸》2011,(16):121-1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在国际,区域间大规模频繁流动,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对国际、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江苏省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为国内吸引外资第一大省。本文旨在通过储蓄一投资关系模型分析江苏省资本流动情况,从外资,内资,政策倾斜三方面对资本流动与江苏省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样本,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直接投资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抑制银行信用风险,证券投资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则显著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其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地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冲击,加剧了局部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银行采取风险系数更高的信贷策略。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完善银行风险审查环节的制度建设,以防范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流动周期特征及其在华走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寻求共同利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导,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如何看待美国“9·11”事件后全球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资本流动的周期与主体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华、在沪走向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预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减少,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重相对稳定,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输出开始缓慢增长。随着国际资本全球投资流向区位的调整,在华外资走向出现多样化的流动模式,且独资倾向增强。这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与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9.
70年代之前,当国际直接投资尚未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时,西方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主要以古典理论为主.古典理论以传统的比较利益原则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认为导致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与导致商品的国际流动原因是一样的.该理论认为,比较利益决定国际分工,自然禀赋和制度上的差异决定着资本积累率,这两者的结合又决定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和逆差,并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后来,以国际收支为分析出发点的资本流量理论、资本存量理论及货币分析法则从利率、资本流动的存量规模和一国的货币供应等不同的角度对古典资本流动理论作了补充.70年代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分析对象的国际投资理论使成为主要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20年来,国际投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理论发展教都与国际投资的实践演变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在分析国际投资实践与理论发展关系的同时,拟对西方70年代以来有影响的国际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亚太经济》1998,(10):1-4
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必将对资本产生巨大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资本的跨国流动产生强大的推力和拉力。资本在国际间流出流人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增长的势头极为迅猛。据估计“全球可供竞争的”世界经济值[1]将从199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1万亿美元以上[2]。在目前资本跨国流动的大潮中,国际资本流动将显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形成新的格局。(-)发达国素在国际进本江动申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市场潜力和经营环境上具有优势,这决定了日益追求质量的国际资本必然将其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之谜”与开放中的金融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虽然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从全球整体来看,投资者仍将大部分资金投在本国国内,以至出现资本流动中的“本国偏向”,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全球化之谜”。这一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世界远没有进入经济一体化的阶段,疆界仍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最大障碍。本文从多侧面探讨了“全珠化之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开放中的金融抑制这一概念。研究“全球化之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并考查了该国在利用直接投资、外债偿付、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合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蒋运 《特区经济》2010,(12):271-27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由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研究综述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中美利差、房地产指数以及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不大,汇率的预期变动才是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入为我国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危险。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地传播而形成的互相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使得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涌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资本的流动会给我国带来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面对大规模的国际资木流动,我国政府推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就国际资本的流动趋势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同时,根据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采取的经济对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战后至今,美国在全球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从取代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英国,数十年霸居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位置,到1985年之后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国际投资地位虽然经历了巨大的逆变,但犹如美国经济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体之一一样,它目前所保持的巨额资本输出和吸纳外国资本规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与导向。当前美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性日渐显著,其国际资本流动的走势不再仅仅取决于美国投资者的行为,而将同时依赖于国外投资的反应。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影响投资者行为,进而构成美国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走出去”发展战略国际比较,阐明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投资的关系,主要国家对外投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福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20.
张文春 《山东经济》2010,26(5):94-99
本文总结了税收对美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投资模型的研究成果,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的理论概括为双因素理论、幼稚产业理论、资本稀缺理论和市场不完全性,而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失业与不充分增长和规模经济等则是市场不完全性的表现。展示了政府在利用外资的目标、政策依据和工具选择,并提出了改革我国利用外资税收优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