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大量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群受到破坏.文章认为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科学为指导来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建筑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城市承载的文化因素有机融合所表现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格调和人文性格。从唐长安城的自然选址所应和的天人关系,城市建筑的主题文化概念和内涵以及内外文化交往和融合的程度来分析唐长安城市文化的主流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汲取和摈弃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3.
今天,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蕴涵了当地文化特质的城市历史建筑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代表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城市建设浪潮的强烈冲击下,被漠视、破坏、甚至根本毁灭.保护历史建筑应当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应当遵循一些原则,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振兴达到最令人满意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的城市建筑构成这个城市的基本特色,现代社会城市文化趋同的趋势正在加速,这是目前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但这并不等于抛弃特色 "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才能维持城市的生命力.因此,如何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其他建筑设计要素来做好城市建筑设计,这是需要建筑师们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成熟与文明进步的表征,一般而言,城市聚焦了一个历史阶段该区域内最优质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个城市的历史愈久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越深厚,构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而一个城市的建筑也正是一个城市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都面临着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将建筑历史文化拆除,还是谨慎对待予以保护,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文化是指将建筑所处的大环境中的桌些历史、文化的脉络情节引入建筑创作中,并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再现于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或细部装饰等,从而使建筑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产生历史或文化上的脉络关系,使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进行"对话",让建筑具有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民居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研究价值,有效地保护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民居存在规划中民居保护观念较弱;不注重城市文化,大拆大建割裂文脉;旧城改造使得民居面积急剧减少;城市环境的恶化导致民居寿命缩短,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有效地民居保护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经经济发展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招娣 《商》2014,(24):173-173
里分建筑是武汉民国时期传统民宅居住的一种形式,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既体现了武汉本的土人居文化、市镇文化以及建筑的营造文化,也反映了武汉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武汉的城市发展和地域性民居的历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通过对于武汉里分建筑的适应性改造研究探寻武汉城市的历史建筑与新建筑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裴根  肖学斌  李俊 《中国报业》2012,(12):225-226
高等院校的古老建筑是学校的象征,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展示着学校特色和人文精神,延续着高校建筑文化传统。笔者首先对建筑内涵进行分析,随后分析了老建筑的精神文化功能,它们的存在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是值得保护的,对发扬学校精神传统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6,(1):92-95
建筑要有人文精神,每个建筑都要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因地制宜”是建筑的基点,这个“地”是指建筑的基地形状,周边建筑形式,所处城市的特点,人文习惯等。就是要与城市整体规划风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