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立君 《浙江金融》2004,(12):12-13
直面改革:中国政府在入世时有关金融业开放的承诺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可以发现,几乎包括了大部分的金融业进入壁垒,或者说,金融业进入壁垒将基本打破.根据协议,加入后这些进入壁垒将逐步消除.根据协议,加入时,完全开放外币业务,外资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无业务对象(包括机构与个人)限制、无地域限制;在上海、深圳、大连、天津等4个城市的所有外资银行可以在当地办理外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同中资银行;允许设立外资独资或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待遇等同于中资同类金融机构;允许外资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租赁公司,与内地金融租赁公司在相同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以来,中国的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国内商业银行及其相关业务的发展也经受着考验,如何应对外贸及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变化,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共同目标与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国际化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10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杂志联合主办了"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2005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与中国经济金融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辟专栏分2期刊出这些专家的演讲,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9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进行研商和评估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公布了针对开放金融业的11条举措。扩大金融业开放将给中国证券业带来一些机遇,有助于国内证券公司学习、借鉴国外金融机构优秀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完善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另外,我国证券行业会面临诸如资本规模、监管能力、经营理念、操作技术和光环效应等方面的风险。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应该多渠道补充资本,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借助"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毫无疑问,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金融将经历一次重大转折。在过去的五年过渡期中,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缓和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受W TO条款的限制,外资银行目前在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出发,分析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银行业,提出相关的一些建议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开放后,我国银行业的客户和信贷风险替代效应、利润替代效应不可避免.同时,由于信息约束的存在,"租金返还"和资金供给量减少等现象也将出现.出于对风险的过分回避,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所实施的严格限制,也不利于提升具全面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因此,加快资金价格改革步伐、寻求新利润流的来源、化解信息约束条件、增加多层次的金融机构等途径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中国银行业要迅速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从容应对全球竞争首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成为真正的市场参与主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以培育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取得抵御外部冲击的强大实力。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为此,今年4月中旬以后,人民银行通过再次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发行中央银行定向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和窗口指导力度,力求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陷入内生与外部问题并存的瓶颈阶段。在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为探索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本文将2017—2020年全国31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与省份口径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具有滞后效应。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指数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滞后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陆晓明 《国际金融》2013,(11):63-70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以下简称SCF)业务在中国国内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但跨国应用难度大,实践中也更滞后。而SCF生来就具有跨国特性,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深度参与,也决定了中国银行业从事SCF服务必须有能力进行全球化发展。本文分析论述了全球SCF的发生、发展、未来趋势及其对银行业的意义,并就中国银行业的处境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衡昌 《上海金融》2005,(11):76-77
本文通过对金融信息化与现代金融业的关系,金融信息化导致银行竞争方式的改变、经营服务形态的变化和对金融现代化进程的促进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阐明金融信息化促使了现代银行业发生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变革.我国银行业必须在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8.
《青海金融》2006,(7):3-7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量迅速上升,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增加;同时,同业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县域经济“、三农”经济融资困难,金融脱媒现象趋于严重,对银行业影响加大,对其应当提早研究,分析利弊,积极应对,以降低不良影响,确保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迟红军 《时代金融》2014,(8):134+136
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对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大,外资银行的渗透在给我国银行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了威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带来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减少了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本文通过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等方面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中贸易出口的贡献度一直较高,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业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旨在理清我国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金融改革的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 VEC)模型,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