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梁盛  刘霄峰 《银行家》2002,(11):30-33
放松管制 必须放松设立金融机构的行政管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 长期以来,对金融业实行行政管制和限制准入政策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强调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特殊地位从而具有特殊意义产业,金融业一旦出现风险,不仅将严重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各产业正常运行和城乡居民的生活,而且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兴起,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本国的金融机构在全球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各国日益放松了金融管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相互融合,混业经营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而我国金融业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限制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金融机构规模偏小,资产状况不佳,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差。  相似文献   

3.
以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安全网的救助行为,会导致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促使金融机构从事冒险经营,放松管制。那么,建立金融安全网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否有必要呢?当然,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取消都有着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以及相关行为。不能因为在金融安全网下有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就对其全盘否定。毕竟金融安全网在危机防范、风险分摊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金融机构风险亟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理的机制从而稳定社会公众信心,将危机妥善处理及至化解。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政策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维护金融整体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或改善金融安全网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4.
从交叉协作到混业经营—探讨金融业改革的过渡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用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由此推动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机构兼(合)并的滚滚浪潮。  相似文献   

5.
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时期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金融与经济》2004,(10):44-45
中国已出现了从事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在不断增强;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三会一银”金融监管体制难免部分监管职能交叉;难以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妨碍金融业务创新。应当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对混业经营实行功能监管。近期内在“三会一银”之上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是不现实的。赋予银监会履行过渡期内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职能,有利于避免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重复或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6.
《南方金融》2005,(4):68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日前推出未来金融改革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金融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从提高金融机构宏观调控能力等五大方面继续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机构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市场运作机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发;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涵,迫切需要以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本文认为,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竞争力,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增强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等风险,并针对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金融改革热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目前中国金融业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金融瓶颈是国内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而要突破金融瓶颈,就得放松政府对金融业管制,就得形成全融市场的风险定价机制,国内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就在于没有有效的风险定价与风险分散机制。在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既是企业生存的初始条件,也是金融市场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国有银行如何化解不良贷款、如何利率市场化、如何让银行资金有效配置都是目前金融市场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就在这些方面作出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综合经营或通常所称的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但分业经营制度在主要国家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争论已告结束,相反,很多实行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屡屡出现的问题反复昭示,这一问题决非此优彼劣的简单选择。对于已经加入WTO并且金融开放正在稳步推进的我国金融来说,继续实行分业经营还是顺应世界潮流实行综合经营更是金融当局面临的艰难选择。本文首先对有关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理论争论进行全面分析,这些争论主要涉及系统风险、利益冲突、金融业的垄断、竞争与效率以及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等。以上分析和研究表明,分业管制并不能导致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综合经营也不必然产生利益冲突,但在垄断、竞争与效率以及规模经营和范围经济方面仍存有分歧。最后,本文对我国当前的分业经营政策进行讨论,认为分业管制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是一种误判,比分业管制更重要是的金融机构之间防火墙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中国墙”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着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和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法规框架,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竞争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相对落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混业经营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此背景下中国未来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姚庆喜 《武汉金融》2007,(7):12-14,25
由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相对落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混业经营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此背景下中国未来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05,(4):91-91
金融控股公司首先在美国出现,但作为国际金融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的重视。中国加入WTO后,大型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凭借综合化经营的优势加紧在华金融业布局。由于受到经营范围的限制,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本有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底,我国已全面兑现入世金融承诺,全能化、国际化的国外金融机构已经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金融机构要在竞争中发展创新,必然要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实行综合经营。在我国目前仍实行分业监管的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又要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达到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民财富趋于货币化,金融能力日益成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全球混业经营成为大趋势的情况下,我国实行分业经营面临着来自国际与国内的双重压力,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我国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混业经营,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样的混业经营模式以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对我国金融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金融管理史上在进入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生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个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另一个是限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律在众多国家被先后废止。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金融分业管制以来,在金融业内部有关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由此推动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机构兼(合)并的滚滚浪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融入了全球激烈的竞争中。面对着国外集银行、保险、证券于一身的金融寡头的竞争,我国现行分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随着金融业本身发展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混业经营的推动力日益强化。为了迎接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增强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我们现在必须着手进行金融经营模式的改革,使金融业由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稳定、金融业所持有的脆弱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需要。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应把握好相应的原则,营造好制度环境。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理想模式,要充分考虑具体退出的方式,程度及央行对整个退出过程的监管方法和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Bandt and Hartmann,2000),系统性金融风险指金融机构的不利消息、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市场崩溃等事件对其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上述概念中,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冲击(Shock)与危机传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