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萌 《财会学习》2014,(8):34-35
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费能否分期确认收入?在线专家: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费,在当期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费应当按照实际供热期,均匀计入各纳税期间的收入总额。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的、纳税人在一个时期的计税所得,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准则中配比原则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与权责发生制共同作用来确定本期损益。  相似文献   

4.
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核算以权力取得和责任完成为基准来确认收人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实现的收入和支出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权责发生制能够正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真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配比”原则的实行,为此,《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要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核算上实行权责发生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浅谈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全保 《会计师》2009,(1):42-42
<正>权责发生制是指这样一种会计确认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发生,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由目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已是一项十分紧迫和必要的课题,本文拟就其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措  相似文献   

6.
吴春璇 《财政监督》2011,(17):59-60
权责发生制不仅是会计核算所遵循的基础,也是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所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分别对当前权责发生制在所得税会计与税务处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认为会计与税法在主要的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扣除),有利于减少两者的差异,减轻企业税收遵从成本。但是,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导致会计与税法特别是税法在一些收入和费用(扣除)的确认上无法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从而出现所得税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权责发生制不仅是会计核算所遵循的基础,也是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所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分别对当前权责发生制在所得税会计与税务处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认为会计与税法在主要的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扣除),有利于减少两者的差异,减轻企业税收遵从成本。但是,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导致会计与税法特别是税法在一些收入和费用(扣除)的确认上无法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从而出现所得税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际收取现金权利或支付现金责任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的收入、费用及债权、债务。具体来说,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相似文献   

9.
宏群 《税收征纳》2011,(3):20-22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扣除应把握以下十二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蔡长生 《西安金融》2001,(11):46-46
1993年2月1日,由财政部印发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企业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对此,本人就金融企业亲身经历,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有两种不同的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在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时,以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为前提条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或费用。  相似文献   

12.
权责发生制与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确定原则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财会学习》2011,(11):62-65
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的平U润数额并不适合成为分配现金利润和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基础。因为这种情形下(1)分配现金利润可能会减损资本,违反资本维持原则(2)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可能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公司法意义上的经营成果应当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扣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个净额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只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工会系统的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由此形成的工会预算会计模式为上级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工会系统的会计核算中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方式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笔者认为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会更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客观性要求。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核算有两种方法: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又称实收实付制或现金制,它要求会计核算在确认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时,按是否实际收付现金作为记账依据,凡本期收到的款项均作为本期收入,凡…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府会计改革中会计基础选择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镇绥 《会计研究》2006,(12):20-24
本文按照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要求,立足于财政预算与企业和行政事业财会管理实践,简要分析在现今预算管理模式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长处和不足以及现行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会计基础选择上,做到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步伐相适应,在现阶段确立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以权责发生制为适当补充的原则,逐步实现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最终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合我国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两种会计体制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主要区别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反映的是会计年度内收支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以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相似文献   

16.
高松武  郝金玲 《理财》2004,(12):32-33
通信行业销售收入的确定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通过核算企业收入是否准确入账,确认收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会计核算基础需要改变1998年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事业收支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经营收支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两者并存。而在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已不适应现实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收入方面:一是在财政拨款上表现在临近年终时候,由于财政很难将应该在年终拔付的款项在决算前及时拔付到位,如按收付实现制要求事业单位次年一月份收到的资金,就应该把收入记到次年的进账上,但实际是财政以拔列支,要求单位将年底拔出,次年初收到的资金,也作为当年的财政拔款预以反映,所以单位只能在得到财政电话通知的时  相似文献   

18.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财政部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编制的。这就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而出现的不足与缺憾。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所确认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与企业的现金流转并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有利润和有现金流并不是一回事”。权责发生制使企业财务报表中损益类项目的可靠性降低,并进一步导致利润可靠性的降低。因此,现金流量对企业至关重要,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真金白银”,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反映着企业这一组织有机体的健康状况,它是企业顺畅运行、获取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量的详细情况,它是揭示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纳》2007,(7):I0015-I0015
批复如下: 一、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以销售方式转让其生产、开发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又通过租赁方式从买受人回租该资产,企业无论采取何种租赁方式,均应将售后回租业务分解为销售和租赁两项业务分别进行税务处理。企业销售或转让有关不动产所有权的收入与该被转让的不动产所有权相关的成本、费用的差额,应作为业务发生当期的损益,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并进行损益核算和账务处理,以及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等都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所以对于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过程中,因计算口径和计算时期不同而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企业应当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相应的纳税调整。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检查中的“查增所得额”是指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包括纳税人已调增的)减去按税法规定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包括纳税人已调减的)后的余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