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信业》2006,(10):71-71
9月15日起,首都各大主流高校的大学生们将免费收到一本实用又时尚的杂志《高校365》,这是第一本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紧贴校园生活.关注年轻时尚.以更新鲜的视角.报道时尚资讯.引导健康消费的高校时尚生活指南。其应运而生的网站也将火热亮相.畅享热点网络互动.真正让IT科技生活走进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其中IT产业和IT技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已从2006年的40.4%增加到50%,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网融合、两化融合、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作为IT技术和商业各个领域相融合的产物,信息消费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对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拉动内需会产生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移动通信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消费不再盲目地赶潮流、追时髦.而是开始讲求时尚和品味,根据自己实际的移动通信消费需求以及身份、气质、个人爱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移动通信服务.追求通信消费的个性化。力求避免消费大同,通信消费需求进入了个性化需求时代。“把选择还给用户”.实现移动通信定制化.这一趋势对移动通信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韩国被称为IT强国是国际上最大的IT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三星电子、LG电子等6家会社的手机国际销售量超过1亿部,约占全球手机市场需求规模的25%。韩国的个人电脑、移动通信设备是出口中国的最大项目,其精良的制造工艺、可靠的性能品质、时尚的造型给中国消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韩国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国际竞争优势,决定了其向中国扩散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增强名牌意识营造消费时尚郭永丹目前市话经营卖方市场和装机难,使一些同志看不到强化名牌服务意识。营造消费时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包头局于今年2月6日至8日在昆区友谊大街一比一配线区现场办公,公开放号,从受理现场看,许多居民对安...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2006,(5):82-82
作为全球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创新动力之一.HP实验室多年来在IT虚拟化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奠定了HP在IT虚拟化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目前.HP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部件、集成和全面虚拟化等三个层次的虚拟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是唯一能够在虚拟服务器环境中集成基于目标的自动工作负载管理(WLM)和一系列高可用性功能的厂商。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人才的大量流失,一直是IT企业挥之不去的沉疴痼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产来的健康发展。部分IT企业人才流失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知识经济高速扩张导致专业人才奇缺所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二是部分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忽视了该行业人才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差别,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06,(5):72-72
传统的企业IT系统尽管计算能力不断提升.但是适应性却没有随之同步提高.业务与IT之间的鸿沟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桎梏。怎么办?必须以领先的IT虚拟化技术来提升企业IT系统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IT虚拟化技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极大关注。从主机到主流.服务器虚拟化已经是大势所趋。Gartner的一项研究表明:虚拟化这一业经验证的IT方法.能集中并共享资源.实现降低成本、优化利用率的目的.正逐渐流行。到2009年.服务器虚拟化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4,(9):65-65
对电信企业而言.数据越来越重要.容量越来越大,IT架构越来越复杂.多厂商、多操作系统的不同设备组成了复杂的异构IT平台,IT系统管理员面临的挑战愈加巨大。就存储领域而言.随着存储网络化和集中化的发展,企业正在逐渐实行网络存储一网络连接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以及在存储基础设施中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业》2006,(7):75-75
中国联通于6月19日隆重推出全面升级的青少年客户品牌“新势力”,并宣布由当红偶像林俊杰,张韶涵出任”新势力”的品牌代言人。此次“新势力”品牌的全面升级,将从品牌的名称,标志、口号以及形象代言等多维角度实现品牌的全面革新,全力打造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通信品牌新宠。这是联通启用新司标后.在品牌战略上的又一重要举措.在联通转型为”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张群 《当代通信》2005,(15):20-21
通信企业的服务对象是直接或间接、现实或潜在的使用通信业务的客户群体.通过大量的市场营销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通信市场消费需求的多层次、个性化.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某一种业务或服务方式,要想达到满足整个市场覆盖范围的目的.是很难做到的。  相似文献   

12.
李定川 《当代通信》2004,(12):66-68
有人说这种情境其实是一种“白领美学”的另一种全新演绎,她们手上的手机,其实已经是一种另类,应该称之为“美学手机”。所以在常人眼里,她们的网络数字化生活充满了神秘、刺激色彩。从另一种角度说,把这些消费者研究一番,品味一番,在鼻间留香的同时,其研究心得,对经销商,对厂商,对部分眼睛尽盯着IT市场上,有哪些可赠送给女孩子们作为时尚礼物的所谓“时尚观察员”们,其实并非没有一点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邮电企业管理》2006,(12):53-53
英国电信目前启动了“商业IT经理”服务。这是一项专门为员工数量在10~99人之间的小企业设计的IT管理及支持服务.打包提供计算、安装、连接及IT支持功能.客户还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功能,众多服务功能通过一张账单结算。  相似文献   

14.
<正>在线教育如火如荼青少年群体(指年龄≤30岁人群),作为我国的重点消费主体和消费新生力量,截止到2021年底,已经达到了5.3亿人,其中处于在校阶段、拥有强烈教育需求人群达到2.8亿人,从用户规模来看,该类消费群体需求不容小觑。对于青少年群体,教育是其主要消费领域。截至2020年底,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到5.2%,较美国低1.1pp,已经达到世界较靠前水平,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由此可见。截至2021年底,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2005,(2):75-75
日前,被视为全球信息产品流行风向标的“200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05)”在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众多关注目光。全球消费类网络产品销量第一的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精彩亮相CES,推出完整数字家庭解决方案,并携多款引领消费电子时尚的亮点产品,向全球用户展示了宽带网络和数字家庭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电信运营商行业青少年细分市场主要是指年龄处在3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群体。截至2021年底,青少年市场整体用户规模达5.3亿户,占全国总人口37.5%,其中,各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约2.8亿户。随着青少年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预计2022年青少年整体通信消费支出规模为2312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客户期望值,就是客户在购买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前.对其寄予的期待和希望得到的价值,从大量国内外对客户期望值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客户期望值的因素很多,这里针对电信行业的特性.总结出了影响电信行业客户期望值的因素,大致可归结为消费环境、品牌、产品、技术、服务、客户背景和客户公司体验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06,(11):73-73
从1984年闪存概念的出现,闪存之间的竞争就日趋激烈,这个快速记忆的工具必须不断提高速度和功能来抓住现代数码族们的眼球。数字化娱乐生活的今天,世界名的存储产品制造企业金士顿用绝对时尚的设计理念赋予了DataTraveler Mini Fun一个充满了“质”慧的头脑,强烈现代的外型质感、高速的下载,金士顿在把存储功能尽善尽美的同时,还让用户尽享“游戏人生”的洒脱。在存储性能上以容量和速度超越同类产品的金士顿USB闪存盘Mini Fun,结合自身独有的经典特色而牢牢把握住了IT产品中时尚的主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特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丁 《邮政研究》2008,24(5):5-8
文章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发展特色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针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的情况,提出了“以大众客户为目标,以市场变动为导向,发挥渠道优势,整合客户资源,培养金融快餐文化和金融超市文化,引领金融消费新时尚”的特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陈喆 《当代通信》2006,13(4):42-43
在全球电信业转型的大趋势下.运营商纷纷将眼光投向了中小企业信息化与ASP(信息化应用租赁服务)商务模式。ASP模式以IT服务的一对多租赁为基础,企业客户将部分或全部业务流程的相关应用委托给电信运营商.由运营商通过互联网来管理和交付服务。这一模式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昂贵的初期投入和投资风险.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IT知识.缺乏专业的IT人才”的实际情况。当前已有不少的信息化服务商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ASP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