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其监管的已有内容看,特别是与各发达国家的监管内容立法相比,尚存在着内容不完善、重点不明确等问题,已不能适应金融监管的新形势。目前,立法应着重机构设置和业务范围的审批管理,强化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完善中央银行内部管理体制以达到职责分明、高效率的目标,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退出和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分析着手,指出在我国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促进金融创新的需要,并提出了分业监管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的矛盾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监管是保持银行业稳健发展和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当前银行监管面临许多矛盾,需要进行改革,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增强金融监管的严肃性、构建金融监管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监管存在许多问题,影响金融体系安全,高效和稳健运行,基层中央银行应从明确监管员权责,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和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管,以确保创安。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信息化工作走在国际前列。其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各具特色,又拥有共同特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一般都具有高效的监管数据采集安排,同时辅以功能完善的分析工具,监管信息实现了高度的共享。我国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存在着诸如缺乏统一规划、数据采集规范性差等问题,金融监管信息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监管模式有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多元化金融监管模式和以英国、日本及韩国为代表的一元化金融监管模式两种法律定位。借鉴主要金融市场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的法律定位的发展过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应当顺应一元化金融监管模式潮流、构建监管者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健全对监管者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学习他国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的成功转型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金融运行格局的变化使得各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正由机构性分业监管向功能性统一监管过渡,建立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监管体系。加入WTO后的金融开放将使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受到国内市场化金融改革和国际金融运行的双重影响。鉴于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应由机构性分业监管向功能性综合监管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机构的设置已不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实际进程,必须改革分业经营政策,整合监管机构,构建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监管成本的深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无疑是存在成本的,这主要包括金融监管的执法成本、守法成本等直接成本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社会经济福利损失等间接成本,但通过对金融实行监管,可以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质量,金融监管不是损害而是增加社会福利,因此,金融监管存在成本也是值得的。相反,如不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则会存在更大的成本。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种种原因,成本较高,应该通过改善监管策略,降低成本,使我国金融监管实现成本最少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英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并金融监管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本通过对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分析和评价,并借鉴其成功做法,提出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和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共同趋势下,我国现行的机构性监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因而是金融业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在借鉴国外功能性监管框架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监管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动态。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以及实施有效监管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改善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金融监管理论没有根本转变,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加大WTO后,金融监管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完善监管体制,改革监管方式,促进金融业创新和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14.
地方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变迁、形势变化与现状问题、改革路径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金融监管从基础逻辑、国际经验与制度变迁的角度上应该回归“监管”理性;由于地方金融监管面临金融科技新挑战、新兴金融新风险、监管调整新格局与风险处置新任务,存在监管法治建设滞后、监管基础设施落后、监管理念工具陈旧以及监管分权协同不足等问题,须从金融与实体、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监管与创新四大关系和制度、技术、组织、方法、协同五个层面重新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因此,应遵循地方金融发展规律与监管改革方向路径,加快地方金融监管法治进程、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基础设施、转变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方式与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的理念要向重视成本与收益的方向转变;金融监管的重点应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手段应由标准化监管向相机选择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依据应由人治向法治转变;金融监管的主体应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模式应由外部监管向内部控制转换。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金融创新的日益频繁、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要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建立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机制,引导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发展,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监管体系与制度,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借鉴使用国外金融监管手段,结合中国国情,对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做好充分的监管准备。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创新迅猛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增强,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建立适应混业经营格局的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而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我们应突破健全金融监管的“瓶颈”,建立四元一体的金融监管体系,以金融监管为主体,努力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大类别。我国现存的单层多头型监管体制存在着监管重复、监管空缺、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能力低下等问题。为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目标,提高监管效率,应把握金融业综合化、集团化的发展机遇,准确判定制度变革的时机及注意事项,适时建立统一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经历了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数度变迁。九十年代以来推行混业经营已成为一种趋势,金融监管制度也不断创新。英、日、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建立单一监管机制。加入WTO之后,我国有着衽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与之相适应,当务之急是确立一个合适的金融监管体制,选择并构建适当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又上一个新台阶,但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为适应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我们应建立监管主体的学习体系、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科学的金融监管信息体系、高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金融监管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补充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