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炜 《上海会计》2002,(9):33-34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摊销方法可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对于分期付息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溢折价的摊销,《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和《企业会计制度》讲  相似文献   

2.
崔莉 《云南金融》2011,(8X):122-12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实际利率法的核算较为复杂,涉及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减值对摊余成本的影响,实际利息收入的计算以及减值以后贷款利息的计算等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债券回购、拆借、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对一般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使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本文主要讨论实际利率法在贷款业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崔莉 《时代金融》2011,(24):122-12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实际利率法的核算较为复杂,涉及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减值对摊余成本的影响,实际利息收入的计算以及减值以后贷款利息的计算等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债券回购、拆借、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对一般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使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本文主要讨论实际利率法在贷款业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2年第9期王炜同志撰写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溢折价实际利率摊销法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王文》)称,《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和《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没有涉及,并认为,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每期应计利息不能简单地以票面价值乘以票面利率处理。《王文》主张,应先按应计利息总额折算为年金(“动态”价值),再进一步折算成每一个计息时点的“静态”价值,并据此编制债券溢折价摊销表和相应会计核算分录。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虽考虑了各期利息收入的时间价值,但…  相似文献   

5.
陈品琴 《会计师》2010,(10):25-26
<正>一、新准则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规定及内容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予以摊销,并且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计算、持有期间的溢折价的摊销和收益的确认及其处置时损溢的处理。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整个核算过程中最复杂的核算内容就是持有期间的溢折价的摊销和收益的确认,由于每期收益是根据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计算确定的,因此在实际利率确定的前提下,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关键在于其摊余成本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马龙 《投资与合作》2014,(6):126-126
一些企业在发行债券的时候,为更加合理将发行债券产生的利息费用分配给各个会计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来对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进行分配.本文对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析,并介绍应付债券实际利率法会计处理的方法,从而加深财会人员对实际利率法的理解,进而将实际利率法应用到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之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来源,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借款偿付的原理看债券溢折价摊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借款还本付息的三条原理,然后将原理运用到溢、折价发行债券还款的分析中,认为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各期利息费用符合实际,并对实际利率法与直线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李响 《会计师》2014,(8):12-14
本文探讨了债券的发行价格、方式及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方法,以详尽的例子说明了在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摊销法下,以不同方式发行的债券如何进行利息调整摊销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响 《会计师》2014,(15):12-14
本文探讨了债券的发行价格、方式及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方法,以详尽的例子说明了在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摊销法下,以不同方式发行的债券如何进行利息调整摊销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借款还本付息的三条原理,然后将原理运用到溢、折价发行债券还款的分析中,认为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各期利息费用符合实际,并对实际利率法与直线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读者互动     
《会计师》2005,(1)
读者观点《企业会计制度》中长期债权投资的债券溢价或折价的表述有误财政部2001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二节第二十三条中,规定“长期债券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未到期债券利息和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相关税费,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这段话中对债券溢价或折价的计算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在《企业会计制度》里已经明确规定“以现金购入的长期债权投资,按实际支付…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以后逐步在所有的企业实行。在新会计准则中突出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对于利息的计算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如对于具有融资性质购入的资产或销售的商品,融资租赁方式下租入或租出的固定资产产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均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对于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应付债券中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更多强调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特别是实际利率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使得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更加真实可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围绕实际利率法在《借款费用准则》、《租赁准则》、《收入准则》等具体准则中的应用,分析和阐述其作用,同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一)取消了承租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直线摊销法和年数总和法,要求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采用实际利率法。  相似文献   

15.
《税收征纳》2007,(12):I0002
为便于企业执行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会计准则),协调会计与税收之间的政策差异。现就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影响我国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城投债券的期限、发行规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城投公司是否控股上市公司以及城投平台政府当年的财政预算收入。研究结果说明在确定城投债券票面利率时应当对这几个因素重点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要求,2009年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按照银监局的要求规定,2008年定为哈尔滨银行新会计准则的全面转换年,而在所有准则的转换过程中,金融工具的转换工作是所有金融行业面临的难题,既要实现系统改造,又要与新会计准则接轨,是很繁重及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债券投资业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鲍泳  王春燕  鲍泳平 《中国外资》2012,(13):104+106
实际利率法广泛应用在企业发行债券、购买债券、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中,这种方法是企业对投融资成本按照复利思想进行动态反映相关收益或者费用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企业在初始计量时按照购买价款与相关科目差额确认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未实现融资收益或未确认融资费用,并在以后各期按照实际利率法对上述差额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有关金融企业长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问题上,目前我国所采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并给出了具体实证分析。指出差异主要体现在1.持有债券时必须首先分类。2.摊消方法一律采用实际利率法。3.引入公允价值概念,用于期末重估确定损益。4.减值准备的计提主要靠专业判断。本文又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39号对于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启示,指出它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电子化应用等各方面提出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我行从多方面进行具体实施准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