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针对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公司的治理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股权结构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本文以2010年至2018年发生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角度出发,对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因此,上市公司应从实现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的均衡、鼓励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企业投资等方面入手,促进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选取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上百家大型零售企业2013-2019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资本流动性对大型零售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争议颇多,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现状、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从2000年开始掀起了并购热潮。本文以财务报表为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并购表现的积极绩效不可能在短期显现。 相似文献
7.
以2005年内外资企业作为并购主体,我国上市公司作为并购目标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并购活动中作为目标公司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不同类型的财务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与wilcoxon配对检验方法,对我国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进行研究:说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改善,外资并购活动并不算成功.其原因主要是并购双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其并购双方目标差异冲突影响了外资并购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Baker和Wurgler二人提出了资本结构的市场择时理论提出后,传统的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就受到了一定程度冲击以及质疑。我国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时是否会存在着时机的选择,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怎样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当前我国的股票行业仍然属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发展历史较短,各项制度相对而言不太完善,股价的波动处于动荡状态,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更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股市的稳定性,所以,我国的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融资行为的法律规定来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进行调控和约束。本文从我国制造业市场公司的基本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上市融资公司的市场择时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晨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21):109-110
并购是企业外部扩张的重要形式,而绩效则是评价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并购重组一直是学者热衷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虽然也是研究并购绩效,但视角却只放在了房地产行业,并用EVA指标来研究并购后并购公司的长短期绩效。短期绩效大多数学者的结论一致,而对于长期绩效则争论较多,所以文章在只选定一个行业的情况下得出:房产业并购后公司的长期绩效不如短期好,价值增值的公司比价值减少的公司的比例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11.
全球整合企业(GIE)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突破市场、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国内及世界市场和行业的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文章指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基于战略相关与协同效应的混合并购将成为行业、产业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并比较研究了不同并购模式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13.
对上市公司的并购在除当年外,并未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错位和并购动机的异化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目前而言,规范并购行为,建立的外部治理机制是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企业的并购活动风起云涌,并购是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是研究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以2008年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获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对比分析并购前后不同年度的经营业绩,通过前后综合得分的平均值进一步探讨分析企业的并购绩效,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6,(5)
企业并购作为扩建公司规模最直接的途径,近几年经常被各大上市公司所采用。收集雅虎财经2005-2015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并购统计数据,使用并购数和市值增长率两个变量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依照并购数量与市值增长率划分为三类,冒进型、保守型和规划型。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根据市值和行业发展类型判断自己适合的并购策略,发现适合的方向要及时调整。并购方也应选择适合的并购方案,来拟补自己的不足,寻找共同发展的并购方。 相似文献
16.
从2000~2004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208起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来看,收购公司在并购后1~3年实现显著负的超常收益,即收购方发生了价值损失,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同时,国有控股公司的并购绩效好于非国有公司,同城并购表现好于异域并购,多元化并购绩效差于同业并购,优势控股公司表现差于非优势控股公司。此外,与资产收购相比,股权收购的长期绩效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7.
并购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改善经营状况的重要资产运作 ,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常见行为 ,并购绩效如何已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因素。EVA是一项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 ,用EVA评价并购绩效 ,能够客观反映并购对于股东的价值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8.
微观层面上,有关"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利弊之争核心在于控制权性质不同的企业是否具有不同的"趋利避害"能力。本文从控制权和规模扩张来剖析"趋利避害"的具体表现,研究其影响并购绩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人在企业并购中存在支持与掏空行为;(2)随着规模扩张,企业并没有获得规模、范围经济以及垄断势力带来的混合正向效应;(3)相对于政府控制,非政府终极控制人具有较强的掏空能力(趋利),和降低规模、范围不经济和无明显的垄断势力的负面影响能力(避害)。本文研究价值在于,理论上发展了不同性质的控制人在价值分配(掏空)、价值转移(市场势力)和价值创造(规模、范围经济)上的能力差异;实践上,能够为监管层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提供相应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31)
本文以2012~2014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产流动性和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和线性回归。实证结果表明资产流动性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这对于企业的融资投资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进企业管理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在社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上市公司数目的增加,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强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热点问题,是实现我国产业中快速调整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组织优化,完善资源配置,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市场中的投资者不成熟,相关制度和政策并不完善,市场尚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评价,能够为我国并购重组活动提供指导,提高并购重组绩效。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阐述:首先,阐述上市公司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其次,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并购动因的缺陷;第三,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建立;然后,分析分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