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让“优惠”变了味蔡晓光时下,相当数量的邮电企业为了扩展业务,抢占市场,运用价格杠杆,灵活多变地向社会各界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电话初装费优惠、BP机和“大哥大”售机优惠,等等。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电信消费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  相似文献   

2.
针对个别地区部分电信企业为当地保险部门代办“电话盗码保险业务”,并采取不同方式强迫用户参加的问题,近日,信息产业部发出通知:(一)各地电信部门不得变相强迫用户参加“电话盗码保险”,用户未主动办理“电话盗码保险”投保手续的,不得视为同意投保。(二)不得在电话费收据中加收保险费。信息产业部强调:各地电信部门要坚决纠正强迫用户参加“电话盗码保险”及其他乱收费行为。要不断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严禁强迫用户参加“电话盗码保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目前只经营固定电话和数据通信业务。粗略看来业务似乎集中单一,但鉴于消费群体的不同和广大用户普遍存在着的“求异心理”,“各有喜好”同样也有个如何细分电信市场和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问题。笔者就近期对江苏省兴化市及一些周边市县所作的市场调查和剖析,觉得“切实细分电信市场,积极推进个性  相似文献   

4.
今年“5·17”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建立公平的信息社会”。这一主题将电信服务和公平的信息社会连结在一起,指出电信运营商应该担负起建设公平信息社会的社会职责。笔者认为,要建设一个公平的信息社会,电信运营商作为通信手段、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提供公平的信息服务,保证人们能够得到公平的信息消费;同时电信用户也有责任自觉维护公平的交易环境。本文从分析电信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各种契约关系入手,探讨电信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消费公平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电信服务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其交易和消费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5.
“5·17”不再优惠装机张守祥每逢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期间,各地邮电部门在宣传纪念这一隆重纪念日的同时,纷纷出台优惠装机等各种启动电信市场的政策。而每年一度的“5.17”优惠大放号,在启动电话市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山东日照局1995年推...  相似文献   

6.
芬兰独特的电话用户所有制饶德全芬兰的电话公司协会(以下统称ATC)是当代电信发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电话用户所有制组织形式,也是目前芬兰电信市场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两大公司集团之一。它的产生和存在对芬兰的电信发展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经营办法和运行...  相似文献   

7.
要重视市话的第二次消费唐建国电话是一种特殊商品,与其它商品的消费过程泅然不同。它的消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是以支付初装费的形式,进行一次性投资,其消费行为亦称作“静态消费”;第二次是用户日常使用电话所支付的月租费和超次费,其消费行为亦称作“动态消费”...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泰龙模式”成为人们关注中国电信改革的一个焦点。所谓“泰龙模式”,是指某一第三方企业承包经营住宅小区内的物理通信线路,并以此向多家固定运营商开放,该企业从中收取线路租用费及提成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固定电话运营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一运营商对接入网的独家垄断。这一模式的出现在业内掀起了激烈的讨论。笔认为,“泰龙模式”涉及基础电信业务,对我国电信改革以及国内电信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推广上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电信企业普遍存在打“价格战”、争用户、抢市场的现象。有时一个省的移动电话“套餐标准”就五花八门,名目极其繁多。可以说,不同群体、不同单位都有不同的标准,无论对大客户上门推销,还是通过社会上代销商的渠道推向大街小巷,背后隐藏的都是利润杠杆使然。与此同时,在电信营业厅却办理不了这些优惠“套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并正成为其成长的绊脚石。其中用户欠费的不断增长就是这些问题的代表。 我国电信行业的收费结算方式主要分为即时收费和定期收费两种。即时收费是指用户在消费某项电信服务时,消费完后即马上付费的方式,如用户在电信营业厅拨打电话,购买磁卡、充值卡时采取的就是这种消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直接、简单、一次消费、不会产生用户欠费等特点,但只适合于一些零散业务的处理。定期收费结算方式是指每月先由电信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到月底再由电信企业的计费系统计算出…  相似文献   

11.
大力开拓电话“二次市场”吴长军电话消费须经两个过程,第一是装机,第二是拨打电话,装机只是消费的初始过程,是基础,通话才是目的。传统的用户构成分类方法是以装机户数为基础的,片面强调装机部数,而忽略了用户的通话次数在电话消费中的作用。因此,它无法说明哪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月以来,重庆经济广播电台利用电话这一传统的通信工具,开办了“谈心电话”、“娱乐电话”、“大家乐电话”、“过三关电话”和“导购电话”等系列热线电话直播节目。这些运用电话直播的广播节目以其贴近群众、关心生活、联系实际和听众直接参与等特点,不仅轰动山城,而且在国内影响至深。该台开办热线系列电话的成功尝试,给我们电信市话经营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发展市话业务要注重开发电话的多功能。电话通信发展到当今,它的作用已不仅仅限于供用户互相通话和传递信息,尤其是程控电话的普遍使用,不但为用户提供了多项服务功能的可能和需要,而且也给电信通信部门为社会提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的一次讲座上,笔者第一次听到“可管理、可控制”的电信文化,说到电信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差异。作为一直致力于电话综合信息服务研究的公司,我们—直在思考,电话综合信息服务与互联网定位的区别是什么?两者商业模式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电信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长期以来电信部门对电话用户一直是按甲乙种进行分类管理的。两种电话不仅初装费标准不同 ,月租费、通话费标准也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营模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这种人为的分类方法 ,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引起了一些用户的责难。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 ,并认真加以解决。从目前来看 ,这种分类有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分类界定不够科学。按照规定 ,“甲种用户是指电话安装在个人住宅的市话用户”,“乙种用户是指甲种用户规定范围以外的所有用户”。同时规定“单位集体宿舍”、“住宅兼作办公室或业务生产经营的”也应按乙种用户…  相似文献   

15.
杨峰 《中国邮政》2014,(7):45-45
打开银行寄来的上月消费账单,其中“支出”一栏中所列的数字着实让笔者震惊。 仔细核对账单,笔者惊奇地发现,长长的一列消费明细表中,有许多“被消费”的项目。当然,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笔者仍然扮演着消费主体的角色,各笔支出也均为自愿消费。之所以产生“被消费”的感觉,是因为笔者有两点不得不消费的理由——再次消费优惠和新型消费。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部行风建设指导小组、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近日决定:在电信行业开展为期一年的“诚信服务、放心消费”行动,倡议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将2007年定为“诚信服务、放心消费”年,采取务实措施规范经营、诚信服务,自觉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不断提升电信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一号召引来运营企业的积极响应,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企业的“诚信服务、放心消费”年行动已经提前启动。  相似文献   

17.
电信资费区别对待的原则是指:同一种电信业务,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资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设备容量和网路大小不同,其成本也不一样,电信资费标准应有区别。2、电信通信的服务对象不同其资费标准不同,比如,对党、政、军用户要优惠;经济单位用户要高资费;人民群众,特别是住宅用户在资费上要鼓励使用等。3、使用时间上的区别对待。电信通信业务的不均匀性,是电信通信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用户对电信的需求决定着电信业务量的多少,电信企业在一天内各小时,一周或一月内各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信企业对要求提供国际电话、国内长途电话、移动电话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的用户,都能按规定免费提供收费清单,但对市话却只提供话费总额,不提供详细话单。部分用户反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有“知情权”,电信企业对市内电话,也应象长途电话一样,向用户免费提供收费清单,使用户都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我们分析认为,虽然从技术上讲,向用户提供市话清单不存在任何障碍,但从目前情况看,强制电信企业  相似文献   

19.
眼下,双休日加上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一年下来休息日多达110天左右。于是,“假日消费”、“假日经济”等便成了经济学家们“上口率”最高的一个词儿,成了商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细想起来,这确实有个中道理。你想啊,一年中人们有近三分之一的日子闲着没事儿,当然就要出去走走,逛街、旅游、上网……这么一来,当然就要花钱啦。总之,节假日人们的消费欲望要比平时强烈得多,花钱也大方得多。按说,电信是“假日经济”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早在若干年前,我们就实行了节假日国内长途电话半价优惠。近年来,又推出了“九州夜话”和节假日国际、港澳台电话…  相似文献   

20.
调整“杠杆”应有度刘静时下,邮电企业为了扩展业务,抢先占领通信市场的制高点,经常运用价格杠杆原理,灵活多变地向社会各界推出一系列调整措施,刺激居民的电信消费,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求廉买优惠"和"买涨不买落"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用户购物心态。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