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康 《证券导刊》2010,(40):18-18
在经过一轮疯狂的上涨之后,上周股市终于趋于平淡,反而是政策频出,先是在19日夜间,央行突然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随后,国家统计局在21日公布了9月宏观经济数据,CPI数据创下23个月的新高,经济已明确进入了通胀时代。从盘面上看,上周大盘三涨两跌,呈现震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财政与货币政策也频繁调整,首先是在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2008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又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苏,防止通胀和防止投资过热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的货币政策又开始释放从紧的货币信号;2011年上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更是频出.可以说,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速度之快、跨度之大、时间之短均令人始料不及,对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师 《证券导刊》2008,(22):73-74
煤价上涨之所以未对目前国内通胀产生巨大压力的原因在于电力价格管制,此次管理层"限煤价,涨电价"的组合拳将使先前煤价上涨的成本压力传递至电力终端的工业用户,将进一步增加国内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呈加速上扬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8%.已超过4%的轻度通胀的指标,接近5%.2008年二月份公布的数据中CPI指数同比增长8.7%,创下12年以来的最高值.那么,中国的通胀问题可能达到何种程度?是否存在着经济将面对全面的商通胀,导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因而,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未来发展趋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合理的对策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6月20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上调幅度达到16%到17%。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全球通胀的困境之下,中国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表明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回落令短期通胀压力缓解,也表明政府后续调控政策将能有效抑制通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对CPI回落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9%,涨幅较上月下降2.2个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首推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及全面通胀的压力,所以2008年确定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为达到更好的调控效果,就必须明确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角色,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安金融》2011,(3):87-87
1、国际粮食价格屡创新高,通胀隐忧蔓延全球。进入2011年以来,通胀压力在世界各国蔓延。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开始向其他商品和服务领域蔓延,全球通胀预期正在增强。2、IMF上调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至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  相似文献   

8.
2007年第三季度起,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推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当时,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特征是经济过热,具体表现在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增速过高,外贸顺差过大;经济运行存在着物价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经济增长偏快向过热演变的潜在威胁。同时,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过快,由此引发过热和泡沫化的隐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及时从适度偏紧转向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刘楹 《银行家》2008,(1):47-48
2007年以来,在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同时,物价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国民经济运行表露出过热的征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标志着货币政策走向全面紧缩,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兴韵 《银行家》2008,(1):22-23
2007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8年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发出了强烈的紧缩信号.紧缩货币政策信号弹一发,央行就雷厉风行,于12月8日宣布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打响了从紧货币政策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世春 《中国外资》2011,(14):69-69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财政与货币政策也频繁调整,首先是在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2008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又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苏,防止通胀和防止投资过热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的货币政策又开始释放从紧的货币信号;2011年上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更是频出。可以说,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速度之快、跨度之大、时间之短均令人始料不及,对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20日傍晚,央行宣布,为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2007年内第六次加息,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央行挥出的又一紧缩之拳,此时距央行年内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间隔12天。  相似文献   

13.
曹彤 《财经》2011,(14):60-61
5月通胀数据刚刚公布,CPI同比上涨5.5%,为上半年之最,今年前五个月CPI同比上涨5.2%.无疑,控制通胀是当前宏观调控核心目标.随后,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尽管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明显偏紧,先后上调二次利率和六次存款准备金率,但从近期各方反馈来看,通胀压力并未缓解,通胀预期也未明...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格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呈现强劲上涨走势。自2007年年初至11月6日原油价格累计上涨92.98%,黄金价格累计上涨29.46%,并有数据显示这些商品价格后期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这使得市场气氛异常紧张,澳元、加元等商品货币汇率被推高,通胀压力上升,投资者加重了对经济发展放缓的担忧,市场承受着商品价格上涨之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对前一阶段货币政策结果的评估,也是对2008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政策判断.  相似文献   

16.
欧明刚 《银行家》2008,(1):30-31
2007年12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前一交易日大涨219个基点的基础上站稳7.30关口,上涨23个基点,报收于7.3046.至此,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10%,2007年全年累计升值达6.9%.人民币大幅升值原因在于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而2006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为3.3%,市场此前对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预期也普遍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7.
李炜 《浙江金融》2008,(5):54-55
近几年来,国内房价一直在涨。2004-2006年全国房价上涨分别是9.7%、7.6%、5.6%,如果说早几年的涨幅还算比较温和的话,2007年房价上涨则一浪高过一浪。2007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三大特点:(1)市场需求旺盛;(2)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CPI上涨1.9%.2010年1月又有大量新增贷款流向市场,央行在新的一年里连续两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强,人们对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对前一阶段货币政策结果的评估,也是对2008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政策判断。此次会议是2008年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为下一步调控指明了方向。中央提出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如何落实呢?  相似文献   

20.
舒平 《国际金融》2011,(2):17-19
去年12月,欧元区经济出现转机,经济信心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均有所上升,出乎市场意料。受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欧元区通胀率同比上涨2.2%,突破了欧洲央行制定的2%警戒线,通胀压力开始显现。2011年,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规模、"欧洲学期"开学、新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等举措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