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不少乡镇的村级帐目、资金以及经济承包合同由乡(镇)经管站实行“双代管”,这表明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确实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大大迈进了。对此,广大农民无不拍手叫好!然而,也有一些乡镇,自从对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后,往往只注重内部的财务管理,即监督村级财务收支、堵塞不合理的财务漏洞等等,却较长时间不向有关村的群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群众颇有微词。农村财务实行“双代管”,目的是为了壮大集体经济,管好、用好村级资金,让农民朋友放心和满意。这与农民群众的愿望是一致的。但“双代管”也需要加…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多年积弊,弥补新旧管理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的断层,不断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唐山市从1985年以来,特别是1990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之后,突出抓了村级资金、帐目实行乡镇经管站代管(以下简称双代管)为核心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双代管为核心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市5581个村,有5485个村落实了双代管,占总村数的98.3%,301个乡镇经管站全部实行了双代管,代管集体资金(含有价证券)3亿元,清理出社会各种陈欠8022.56万元,收回7696.12万元,占欠款总数的96%。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集体资金达到3.8亿元,比双代管前增加了近1亿元。  相似文献   

3.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有审计模式有乡镇经管站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审计机构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建立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兼顾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乡镇审计工作的发展概况乡镇审计是随着农村改革和乡村经济发展而自发产生的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的对乡镇以下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我省乡镇审计工作起步较早,大致产生于80年代中期。1987年新华社“内参选编”报道了我省安丘县乡镇经管站对农村财...  相似文献   

5.
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问题监管不力 第一,乡镇政府监督乏力.乡镇机构改革后,部分乡镇经管站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村账站审没有落到实处,许多乡镇的经管站根本没有认真审查,在票据上盖上核销章了事.第二,司法机关监督乏力.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了解,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实行村账乡代管.村账乡代管,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由乡镇经管站代管所辖村委会(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资金和会计账目.其组建和运作方式全国各地不一,通行做法是乡镇成立"双代管"服务中心(或记账组织),归乡镇经管站领导.服务中心(或记账组织)配备总账会计1人,分设复核、记账、出纳员若干.撤消村会计岗位,取消村会计人员,只设一名报账员(或出纳员),负责本村财务收支的上报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7.
白水县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审计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管好、用活集体资金,最近白水县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收支混乱等问题.由经管站负责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的范围是: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合作基金会;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及村社企业...  相似文献   

8.
不失时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浙江绍兴县马山镇经管站傅兴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绍兴县马山镇取得了巨大成就,1996年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022元,农村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为再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  相似文献   

9.
国家财政管理的根本基层当属于乡镇财政所。村级账务管理共有采取财政所监督、财政所和农村经管站财务代管中心代管两种管理方式。村级财务管理对国计民生扮演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账务管理监督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外部机构代理量化大幅增大等问题,必须严厉审查及时做出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乡镇财政所的村级账务管理模式、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阐述研究,促进国家账务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对农村社区股份制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股份制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形态,其联合经营的股份合作模式,已经被北京、广东、浙江以及一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所接受和推广,并成为一些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门头沟区按照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在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让农民在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同时,获得更多的股金性收入。目前,区内一些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乡村社区股份制模式改革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在保障农民利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推行村账乡镇代管不是为了管死、管住村财,而是为了协助村管好、用活村级资产,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更加明白。因此推行村财乡镇代管的具体做法既要不违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要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管理村务的积极性,并且要将乡镇统一管理与村级民主管理、乡镇经管站的业务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推行村账乡镇代管要明确政策界限。要切实做到“五个不变”,即:一是明确村级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资金的使用投向仍由村掌握,受益权不变。二是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仍由村(居)经联社主任审批,不会出现平调挪用…  相似文献   

12.
乡镇审计所对村级财务实施审计的重点高俊瑞为了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莱芜市自1996年实行了“村账乡(镇)管”制度。根据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将集体收支单据及现金报送至乡(镇)经管站,由经管站审核后统一编制会计凭证记账。这样一来,经管站在一...  相似文献   

13.
村账乡镇代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制度本身符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值得认可和大力推广. 第一,村账乡镇代管的涵义.村账乡镇代管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形式,由乡镇、街道办成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该中心受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委托,并为其提供会计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两权"不变的原则,即资金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归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所有.  相似文献   

14.
乡镇政府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吸纳农民的闲散资金,再对农民及一些乡镇企业进行放贷,曾一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贷款收不回,造成了农民股金的兑付危机,从而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成为困扰乡镇乃至县、市、省等上级政府的一大棘手难题。为此,  相似文献   

15.
农村财务"双代管"在大部分地区已实行很长时间了,"双代管"模式取向正确,使农村财务管理步上新台阶。财政部制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已明确规定了农村财务会计核算科目,笔者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农村财务"双代管"中的账户设置发表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做到眼尖、心细,对会计凭证中所附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更要细致审阅,马虎不得。对已看过的重要会议凭证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敏感数据要做到过目不忘,才能在细微之中审出问题,查出弊端,明察秋毫。 前不久,笔者在对枝江市某乡镇经管站1999年度教育经费拨付跟踪审计中,查出了这样一件事: 该乡镇经管站在收取农村教育统筹款以后,当年应向该乡镇一所学校拨付教育统筹款825400元,根据枝江市经管局有关文件规定,乡镇经管站  相似文献   

17.
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十分重视。温家宝总理明确批示“健全财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面临的乱批乱占集体土地、平调集体资产、不良债务蔓延、集体企业改制中产权混乱等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理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经管站在党工委、办事处和市农经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1、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强化乡镇党政一把手责任意识。推行财务公开,强化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加强基层政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政治性很强,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到农村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乡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各级基层组织高度重视。各  相似文献   

19.
村账村财交由乡镇核算管理,谓之“双代管”,这是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实行的一种农村财务管理形式。据笔者亲身经历及调查所见,这种农村财务管理形式,尽管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弊大于利,不宜普遍推行。其弊端至少有三:其一,“双代管”是农村财务管理上的“越俎代庖”,不利于调动村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村会计为代表的村级财务人员,是农民群众集体推举出来的管家理财人,其基本职能就是为村集体管家理财。目前,这支队伍中的新老成员,都是经过“一推双考”取得任职资格、通过委派或聘任走上工作岗位的。“双代管”并未取消村级财…  相似文献   

20.
“村账乡代管”莫走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农村一些地方推行了村账乡代管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有效地遏制了农村“三乱”,对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把“村账”当成乡镇政府的“小金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