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责任会计发展的主要特色是内部经济核算制。我国责任会计模式应是对我国责任会计的经济核算制、经济责任制等实践经验的总结 ,借鉴西方责任会计体系 ,并创新发展系统化的中国责任会计模式。本文以西方责任会计与我国内部经济核算制的比较 ,探讨了我国责任会计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乔婧 《时代经贸》2011,(2):193-193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而国外的基金会计模式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借鉴,那么我国能否直接采用基金会计模式?本文就从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基金会计的特点等方面来对基金会计模式在我国政府会计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国不能直接采用基金会计模式,但可以部分地进行改革,如首先对特种基金采用基金会计,然后再逐渐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关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数量众多的事业单位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也对其自身中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结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于会计的发展,其本质上为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互相促进、互相成长的历史,这一经济学原理对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工作和会计理论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本文对事业单位中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结合的现状,并结合当前现状,对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会计环境指会计周围所处的各种条件与状况。会计环境可分为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与教育环境等等。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使我国的会计环境变得是十分复杂。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会计改苹是大势所趋,我国会计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必须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努力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试论政府会计的特征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 ,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必将合二为一 ,共同组成政府会计。本文从政府会计概念的界定出发 ,论述了我国政府会计构建的必要性 ,分析和归纳了西方政府会计的主要特征 ,以此提出了我国政府会计规范构建的基本思路和作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会计融入世界会计的发展轨道,我国会计与世界各国会计都将采用共同的国际准则,会计信息将实现全球问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大会计主体。为实现会计信息全球问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目标,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将向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将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  相似文献   

7.
弓锋伟 《经济师》2003,(8):80-81
我国的管理会计与日本的管理会计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对其比较 ,发现我国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吸取日本管理会计的先进经验 ,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能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在会计改革进程中,如何认识会计的中国特色,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会计的社会属性是认识会计中国特色的基础,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会计的中国特色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会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分析会计环境对会计中国特色的影响,有利于正确认识会计的中国特色,为我国的会计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丽娟  李志刚 《经济师》2004,(1):218-218
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是我国会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的会计准则距离国际会计准则及其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距 ,只有认真分析影响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因素 ,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范体系 ,才能实现会计国际化 ,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行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为了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回顾过去,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会计行业弃旧扬新,逐步发展和变革的时期。那么,我国会计行业也应紧跟时代步伐,继续进行创新和变革。当代我国会计行业将朝着与国际惯例接轨、会计信息化建设、开放会计市场、开辟新的领域、信息披露规范化、会计报告多样化、培养会计人才、进行会计理论创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