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注意力经济与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于1997年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社会中,面对浩瀚如烟的信息,信息已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因此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所谓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能力,即个人关注的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度。对每个人来说…  相似文献   

2.
广告与注意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源于迈德尔·戈德海伯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因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以高度数字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网络经济。一方面,网络空间的信息剧增,且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本身的局限性,使网上漫游成为一种类拟“摸瞎子”的游戏。在这种背景下,注意力便成了“虚拟经济的硬通货”,衡量一个网站价值大小的硬指标,不是网站拥有或能够提供的信息量的多少,而是网站的被访问量,即有多少人,花多少时间关注网站提供的信息。因而,戈德海伯指出,目前正在…  相似文献   

3.
任太增  殷燕 《经济论坛》2005,(21):48-49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无法突破,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地区或部门进行,然后以这些地区发展所取得的外部经济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产业带是实现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途径,它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作为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1981年我们曾在《经济研究》第三期刊登了给读者和作者的一封信,并发表了《经济研究》当年的重点选题。对这一做法,各方面反映较好,认为有助予沟通编者同读者、作者的思想。所以,今后我们将继续这样做。今年,《经济研究》将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有关的经济理论问题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我们准备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刊第六期刊登了孙培松《连云港经济滞后的文化拖累》的文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6月70日,本刊编辑部邀请连云港市有关专家、学者、商界人士就文章揭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在第七期发表了《连云港:反思之后当跨越》的座谈会发言纪要。连云港市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发表连云港市社科院副院长古龙高《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连云港市跨越式发展》一文,以引起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注意力经济与县域经济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在当今信息过剩的社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形成一种商业价值,获得经济利益,因此在经济上,注意力往往又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在这一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配置、互联网搜索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炳展  金祥义 《经济研究》2019,54(11):71-86
经济主体的有限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注意力通过降低信源熵值、减少不确定性影响经济行为。开放条件下,注意力的国家间配置会影响一国贸易规模及其空间分布。本文结合不确定性理论、信息论和注意力理论进行论证,认为注意力配置通过信息获取、降低不确定性来影响国际贸易。实证方面,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注意力配置的代理变量,采用各国自然文化遗产数量作为互联网搜索指数的工具变量,并结合同期中国双边六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注意力配置会影响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注意力配置主要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渠道促进国际贸易;在考虑了零贸易、其他信息指标、内生性因素后结论依然显著。本文结论意味着,"开放发展"不仅包括有形市场开放(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等),还应包括经济主体的注意力开放,表明经济主体的国际化视野也是影响一国开放绩效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1963年第7期发表了陈共同志的《关于流动資金概念的几个問题》一文。这篇文章对于怎样理解流动資金范畴有很大帮助,对我有不少启发。但文章中所闡述的一些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期,知识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常见诸报刊。专家们预计,这将引发一场新的经济革命。那么,何为知识经济?它有什么特点?按照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报告提出,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是物理要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是主要要…  相似文献   

10.
F编者按:对所有制是经济手段的问题,学术界提出不同观点,发表不同见解,通过争论以取得共识,这无疑是件好事。这里发表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今年6月撰写的稿件,本刊准备分两次刊完,欢迎学术界有识之士共同探索,本刊期待着有价值的来稿。我在《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几个问题》(见《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7期,以下简称《几个问题》)一文中,论证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的观点。此文摘要在1993年7月五3日《光明日报》《经济学》专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真理的追求》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商务部从1998年起,每年编辑出版一份关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它对经济影响的报告。1998年和1999年报告名都是《正在出现的数字经济》,今年6月初出版的报告名为《数字经济2000》。副总统戈尔和商务部长戴利联合发布了这一报告。就是说,美国宣布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了!副总统和商务部长认为,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工业以令人激动的速度增长着,并改变着我们的经济,改变着美国人的生产、消费、交往和娱乐。 副总统戈尔强调指出:我们的确是处于一个新经济的时代,一个由信息、研究、知识和技术驱动的新经济时代。 1.信息技…  相似文献   

12.
孙丽欣 《经济论坛》2003,(15):14-14,26
一、信息时代的经济是以“注意力”经济为财富特征的早在1996年,Intel的老总葛鲁夫就提出了“未来的Internet之争是眼球之争”,这一说法一经提出,便被许多IT精英争相引用,并将其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我们知道,信息经济是以飞速发展的互连网为载体的。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信息极大地过剩,信息的无限膨胀、无限丰富与接受信息的“眼球”的注意力的有限滞留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如何“攫取”到更多的“注意力”,保持和拥有人们“持久的注意力”则成为网络公司竞争的焦点。由此可见,人们在网页上的“停留时间”远比“点击率”更…  相似文献   

13.
论劳动力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广博 《技术经济》2004,23(11):27-28
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收益。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同劳动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和能源等可用于经济目的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和可选择性。劳动力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一、对某些观点的认识我国经济学界就什么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许多同志就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有无区别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及表述存在着差别,但多数观点认为这两个概念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在《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含义》一文中,冯根福等同志认为,经济效果是以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考察对象,是对经济活动有用性的评价,它不受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而经济效益则不同,它把经济活动的结果与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应是伦理道德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已经跨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纪。21世纪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生态经济时代,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新经济’,也就是人们比较普遍认为的主要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经济。目前正在加快出现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的概念,是指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知识密集性、智慧型新型经济形态,它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富有生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特别是他的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绝对地租是否存在以及它的来源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课题。近两三年来,《教学与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先后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一些政治经济学读物也对此问题发表了编著者的看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也想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我们知道,科学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第一个提出来的。在《资本论》第3卷、《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以及在与恩格斯的通信里,马克思对地租问题,特别是绝对地租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它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为投入的主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 控制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以1948年在美国和法国同时发表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一书为标志的。在此书中,诺伯特·维纳一方面提出了关于信息和控制的一般规律,认为它适用于一切领域;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控制论不能用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混乱,从而对控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持悲观态度。一《控制论》一书的导言中有如下一段话:“社会系统是一个象个体那样的组织,它是由一个通讯系统联结在一起的,它也有它的动力学,其中具有反馈性质的循环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般领域中是如此,在更专门的经济学领域中也是如此;……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19.
8年前,樊纲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不道德”的经济学》,从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伦理问题的大讨论。经济学把“自利”作为分析人类行为的预设,似乎是一件无可挑剔的事。甚至连茅于轼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遵循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也许,它反映了人们对“休谟法则”的深信不疑:我们不可能从“实然”(is)中推出“应然”(ought)。1739年,休谟在《人性论》中严格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提出不可能从“实然”推出“应然”的著名论断,被道德哲学家黑尔和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称为“休谟法则”(Hume‘s Law)。1785年,《人性论》发表约50年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为他的“道德律令”做了如此诠释:“我们确实不理解道德命令的无条件实践的必然性,但我们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对一种力求以其原理来达到人类理性极限的哲学来说,也只能作如此程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林理升  王晔倩 《经济研究》2006,41(3):115-125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分析了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在中国特有条件下的作用机制。运输成本差异形成了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选址优势,而这一优势和目前的高劳动力流动成本一起,形成了沿海高成本压力而内地收入低下的新空间“二元”结构。同时,我们计算了区域经济的实际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印证,假如这一局面继续维持,它将妨碍沿海和内地产业分工与均衡发展。文章还认为,因为经济集中的趋势是内生的,所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应该是促进性而不是限制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