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昱 《老区建设》2010,(4):25-2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尤其重视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伦理思想重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追求相对的公平、体现制度的正义、以自由和谐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刘敏 《改革与开放》2016,(3):99-100
当前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认真了解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借鉴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变生活方式,实施“绿色、环保”的消费观,进一步加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傣族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傣族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傣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傣族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傣族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傣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他领导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发展伦理思想则是这一实践的理论产物。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探索、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和平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构成了邓小平发展伦理思想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质内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同构,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求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和谐。因此,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主要体现在其生态维度上。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探讨了维吾尔族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条件。作者认为,生存环境与传统生产方式对其形成起决定作用;原始宗教信仰对其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多元文化对其形成起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可以充实和丰富人类伦理思想的宝库,拓宽民族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彰显生态伦理的民族化特色和内涵;有助于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相互融合、促进和升华。现实价值在于: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认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注入文化动力,提供伦理借鉴、支持;为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独特的视角;为民族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进入高速期。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耕地结酸化、PM2.5浓度超标、饮用水质破坏及水土流失危害等生态问题,如何利用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建设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为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思想,有利于落实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儒家的生态伦理观是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渊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为制定现代环境保护法规提供了有益参考。我们应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建设进程,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把发展提高到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加以审视。江泽民发展伦理思想是奠定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江泽民发展伦理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思想的人本情怀,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发展伦理思想关于在发展中重视精神文明的论述、着力协调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各种发展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符合我们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人类正确地对待自然,从而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的与“真善美”相统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造农业文明的漫长过程中,西双版纳傣族通过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建立起了一套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物质技术手段、生产生活方式、民间规约、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今天的水短缺、水污染问题,以及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过去乃至现在由于我们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犯了许多错误,干了许多蠢事。所以,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科学地完善市场经济,科学地实现和谐社会,科学地面对农民和科学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在当前具有迫切性,又具有战略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阐释《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其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章认为,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本土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在缓解人与自然冲突、促进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应坚持遵循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应注意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价值理想的感召引领作用。《福乐智慧》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只有经过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洗礼,才能实现其创造性的现代转型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宗教习俗、村规民约和习惯法中饱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他们把自然界中某些动植物当成有灵魂的神加以崇拜,从而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这种生态伦理观念的影响,他们自觉地保护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精神粮食。这种生态伦理观念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它的丰富内涵包含着对当前生态问题的一系列观点、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导向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成果形式之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注重生态能力建设。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抓手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加强生态城市的社会事业建设,保障生态城市的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以和谐为主旨的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生态城市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20.
郑延芳  郭幼春 《开放潮》2006,(11):88-8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进入了柘荣县领导的决策圈。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柘荣县确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兴生态县的思路,县里通过统筹安排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使柘荣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让柘荣蓝天白云常有、青山绿水永驻、空气更新鲜、景色更怡人。经过努力,柘荣县先后被国家批准为:“第八届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三个省级“生态示范乡”,四个省级“有机食品基地”,一个市级”富源生态自然保护区”,双城镇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也通过专家评审,有10个生态项目纳入省生态建设储备库。柘荣正逐步向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闽浙后花园”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