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因而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中出现了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要遏制盈余管理,就要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尽可能地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2.
真实盈余管理是我国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较少系统研究的内容,而微利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又有着独特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当前盈余管理研究的现状,对真实盈余管理,特别是微利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和后果的衡量上提出的质疑,并且对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研究判断微利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后果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实证研究了高管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将三者放入同一研究体系中研究了高管薪酬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的提高可以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另外,高管薪酬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5.
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盈余管理又有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分。本文将重点讨论管理者如何在这两种方式中进行抉择,在什么情况下管理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真实盈余管理而何时又会较多的使用应计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诸多文献的研究重点在于盈余管理的动因、具体时间选择和手段等.本文拟对盈余管理是否具有经济后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稳定性和独立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与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通过联立方程控制内生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大机构投资者和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但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H. Scott Asay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8,35(1):7-30
Recent work in accounting suggests that managerial optimism can lead managers to escalate income‐increasing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how a fundamental attribute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setting—the amount of time betwee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 and the future reversal—serves as one potential source of managerial optimism. I conduct two experiments to test whether the amount of time betwee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 and the future reversal systematically induces optimism that increases participants’ propensity to engage in behavior that is analogous to accruals‐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o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holding constant incentives, agency frictions, and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y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ependent of their innate optimism, the time betwee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 and the future reversal likely encourages managers to overestimate their ability to compensate for current‐period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strong future performance. This optimism, in turn, likely increases managers’ propensity to engage in both form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声誉理论视角,研究CFO兼任董秘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FO兼任董秘受声誉的激励约束会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不受CFO兼任董秘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和董事强化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CFO兼任董秘在非国有企业中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董事会规模越大,CFO兼任董秘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应鼓励CFO兼任董秘的治理架构,并提高CFO及董秘在董事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成本及操控手段的选择,文章采用2009-2013年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在股权质押的特定情形下上市公司真实性盈余管理与应计性盈余管理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债务融资引入了质权人这一外部治理角色,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性盈余”操控行为,使其盈余管理方式向更加隐蔽的真实性盈余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媒体关注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能够促进研发投入,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的促进作用更强。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媒体关注可以通过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促进研发投入,且正负面报道的作用路径有效性具有差异。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以及资源匮乏型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媒体关注的相关研究,为公司治理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密切联系,一般认为股权越集中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鉴于此,选取2008-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仅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13.77%~17.73%时,股权集中度的上升对盈余管理存在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发现相比高持股比例激励大股东监管管理层从而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分散的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