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信贷体制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如何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而设计的,一般的原则是:彻底的审贷分离、独立的风险控制、科学的审批决策和信贷经营责任制。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商业银行原来的信贷观念、信贷制度和操作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经过强制推行,贷款的质量有了提高,信贷体制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体现。但是,笔者认为,这种部门之间的平衡制约机制、信贷审批人决策制度等信贷体制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还很不完善。要深化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不仅需要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和经营机制,更需要信贷观念的转变,新的信贷文化的确立,以及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信贷进入了新的增长阶段。根据金融制度、信贷增长、结构及效益等的变化划分,可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贷增长过程大体分为信贷规模简单扩张、谨慎防范风险和效益优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赶远 《中国金融》2004,(18):53-53
应在培育和构建先进的信贷经营文化上有所突破。良好信贷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有赖于全行信贷人员素质的提高,风险防范除了要求信贷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另一方面,需要有价值观念的引导、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制度规范的约束,在让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和理解风险防范重要性的同时,使之尽快成为全行上下普遍认同、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  相似文献   

4.
建设银行自1999年信贷体制改革以来,为加强对信贷项目的经营管理,防范资产风险,建立并实行了信贷项目经营主责任人制度。期间,随着信贷项目申报与贷款审批方式的变化,为解决信贷项目申报行与经办行之间的管理脱节问题,在经办行增设了经营责任人,即“三级责任人”制度,并动态地调整经营主责任人和经营责任人层级的设置标准。实践证明,这项制度的推行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隧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建行上市后对信贷风险防范力度的强化和对经营管理风险的精细化要求,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的信贷项目经营主责任人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面临的问题 (一)信贷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对信贷风险防范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信贷管理中出现“滥贷或惜贷”的错误做法。一是受旧的信贷政策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重贷轻管、重放轻收的局面未得到根本转变,信贷人员素质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少数信用社负责人和信贷人员违规发放贷款时有发生,使信用社信贷资产又产生部分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我国住房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看,发展住房金融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加强房改资金的归集力度,增加住房开发信贷和消费信贷,盘活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并就住房金融规模问题、机构设置问题、政策性和商业性住房金融融合问题、开发信贷与消费信贷协调问题以及住房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从第一还款来源入手核定客户授信额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 所谓客户统一授信,是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统一确定最高授信额度,实施集中统一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信贷管理制度,是防范信贷风险、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银行对客户统一授信额度的核定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客户的收入、现金流、还款能力和信用度等因素,即所谓的第一还款来源。二是依据客户的所能提供的抵押物状况和为其担保的担保人的信用状况。我认为,从第一还款来源人手核定客户的授信额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和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椒县农行全面开展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9.
信托风险及风险规避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讲,信贷经营是无风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信托财产所有权风险、流动性风险、客户风险、制度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等。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开拓新品种,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信贷择优机制搞活国有企业段银弟当前,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因此,如何运用信贷机制搞活国有企业,减少银行不良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银企双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正确理解择优信贷...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贷文化是商业银行在长期信贷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贷入员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信贷经营管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总和。健康的信贷文化既能够为信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思想和信念支持,又能弥补信贷制度的不足,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信贷的全面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理念。因此,在信贷领域导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推行信贷全面风险管理,是农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根本措施,是遵循国际惯例,适应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信社非信贷资产管理,建立识别、计量和防范风险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2007年1月底,湖北省信用联社完成了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构建了农信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架构,建立了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了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其作法得到了银监会的充分肯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信贷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操作,可以控制操作风险,但不能解决全部的贷款风险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农贷员应树立和遵循以下信贷理念,这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但是不良信贷资产比重过大。成为农业银行走向现代金融企业的绊脚石。优化信贷结构,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安危,又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随着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期限的日益临近,各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任务更显紧迫。近年来农业银行在优化信贷结构、改善信贷管理、规范信贷决策行为、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从基层支行的角度出发作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防范信贷风险,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银行业信贷文化现状,指出目前信贷文化建设偏离正常轨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信贷文化合理回归正轨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舟 《金融论坛》2013,(5):73-79
本文基于博弈理论,以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贷制度变迁为案例,分析中国信贷制度的变迁。中国的信贷制度经历了从计划信贷到市场信贷变迁的过程,它是以国家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线展开的。尽管新制度由国家设计和供给,但是信贷制度变迁是通过多种力量互动博弈的方式完成的。在国家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信贷制度属于金融制度、银行制度的"次级制度",商业银行通过细化制度、组织变革、技术进步等途径,在与国家、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持续地推进了信贷制度创新。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变迁模式在中国的体制内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银行个人信贷产品的蓬勃发展,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笔者就个人信贷产品营销中的风险防范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的全面启动、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迅猛。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发新的信贷品种、改善金融服务、防范信贷风险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加强宣传、转变观念,简化手续、规范操作、加快制度创新、落实贷款风险管理、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服务、防范风险,推动信贷业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信贷与国有企业、财政关系的变化这一视角,考察了中国信贷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内在逻辑。中国信贷制度在从计划信贷制度走向市场信贷制度的过程中,信贷功能逐步由单纯的、从属于财政的货币分配角色向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回归。对应于信贷制度的变迁,中国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也由行政性信贷配给逐步向市场性信贷配给转变。这种转变直接影响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规模的变化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理解中国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是了解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