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正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农村信用制度建立健全提出了新的方向。目前,农村信用体系还处于试点阶段,笔者对部分地区开展的试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基于这些分析能为构建适应农村金融创新的农村信用制度提供参考意见。多地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考虑了对农户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的考核,评价系统采集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情况、收入情况、信  相似文献   

2.
罗英杰 《经济纵横》2012,(12):69-72
破解农户融资难的根本途径是进行信贷制度创新。本文基于广东省四个经济强市(县)314户农户信贷需求的调研,考察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状况及特征;遵循农户信贷制度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提出经济发达地区要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农户信贷产品、创新信用担保机制、完善农业风险补偿制度、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业政策金融是韩国农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由韩国政府主导的为农业部门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政策性金融和农民自治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本文考察了韩国农业政策金融的运行范式,介绍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与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些制度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婧 《经济问题》2024,(5):76-82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信用保证制度作为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其发展而不断完善,它成熟稳健、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对农渔民取得经营资金,农贷机构降低金融风险和政府推行农业政策进而促进台湾农业现代化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制度特征突出表现为独特的委托代理制度设计和反担保机制运用,独立健全的农业金融体系及《农业金融法》,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有效衔接和配合的体制安排以及"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法人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借鉴其发展经验,对于大陆地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发挥政府主导和主力作用,创新反担保机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根源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信贷资金供需配置、信贷资金投向及结构、农村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失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不足、资金来源单一、信息不对称、有效抵押品稀缺、外部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和信用环境不断恶化。其化解途径在于调整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闫艳 《经济纵横》2015,(2):45-48
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破解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融资瓶颈。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村信用环境差、信贷担保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削弱了金融组织助农、支农的积极性,严重阻滞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因此,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未能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固有的利益机制对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路径依赖 ,而农村的制度环境、产权制度以及组织制度又是其利益机制形成的客观条件。摆脱路径依赖 ,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金融深化、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注意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式的渐进性和历史继承性 ,加强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可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本文以陕西太白农商行为例,研究了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现:农村贷款需求匮乏,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是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为: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争取政府扶贫支持和风险兜底,建设农村信用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作为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其基本职能在于为农业的产业成长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融通及相关服务,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如何及其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论述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供给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不同制度供给的效率适应性,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状况,提高供给效率提出了策略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金融抑制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约束理论,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金融约束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谷慎  李成 《财经科学》2006,(9):98-102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下.造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帕累托条件.因此,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和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部农村金融理论创新的贡献之作、魅力之作。——它的贡献在于运用一套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系统地解析了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分析其弊端,指出了它阻碍自身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它的魅力在于强烈的实践性,该书以改革的实践与实证为基础,在江西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践中提炼出富有开创性的发展战略、法人治理、经营管理、体制机构、制度建设、行为规范、风险控制、企业文化、党的工作等理念,构成农村金融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正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理论创新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农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也是我国实行新农村战略的必由之路。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信用数据环境、法律环境的建设都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5.
金融生态环境状态对于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2005—2014年十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做出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村金融环境在近十年逐渐好转,通过分析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改进云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加强云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支持;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快金融创新;调节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税取消以后给农民收入、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村信用体系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从乡镇债务问题的解决,农业贷款保险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信用体系、财务体系等方面系统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制约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进行制度创新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剖析,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主要应从产权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竞争机制创新等3方面入手,建立合作金融,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村金融制度主要由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及一般商业金融构成,其在运行中具有“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有效结合、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等特有的制度优势。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应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制度,全面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进程,合理发挥政府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守尊 《时代经贸》2009,(2):99-103
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现状的分析,对阻碍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总结了现有对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现状的分析,对阻碍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总结了现有对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